第527章 屠龙之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点开附件,看到那篇作文的照片。字迹稚嫩,却工整有力:

>**《她说再见的方式很美》**

>蓝星阿姨死了七次。

>可她每次死的时候,都没有哭。

>她笑着,像完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林爷爷说,她不是不怕死,而是不怕“结束”。

>就像夏天的蝉,叫得再响,也知道秋天会来。

>它们不恨秋天,反而用尽力气唱歌,好像在说:“我活过了,我很高兴。”

>蓝星阿姨也是这样。

>她把自己的故事种进很多人心里,等到春天,就开出新的花。

>我长大后也想成为一朵这样的花。

>不怕凋谢,只怕没人记得我曾经开过。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捂住脸,泪水从指缝间滑落。

原来她早已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事:如何体面地离开,如何温柔地留下。

我打开终端,登录全球共鸣塔网络,发布一条公开留言:

>“今天,我又想起你了。

>和昨天一样,带着笑,也带着泪。

>你听得到吗?”

三分钟后,系统反馈弹出:

>【检测到S级情感共振响应。

>来源定位:未知。

>回应内容:一段风声夹杂童谣尾音,持续4.1秒。

>匹配度:99.9%。】

我靠在椅背上,闭眼聆听那段音频。风吹过耳畔,仿佛有人轻轻哼唱,又悄然隐去。

第二天清晨,我去探望徐念。她住在城郊疗养院,因长期参与“记忆传承计划”导致神经负荷过载,身体日渐衰弱。见到我时,她正望着窗外的樱花树发呆。

“来了?”她笑了笑,“昨晚梦见蓝星了。她说谢谢你一直守着。”

我坐下,握住她的手:“你也快成了传说人物了。”

“哪有。”她摇头,“我只是个记录者。真正改变世界的,是那些愿意相信‘记得有用’的人。”

我们聊了很久,关于教育课程的推广、关于年轻人如何面对亲人离世、关于是否该允许AI模拟逝者对话。最后,她问我:

“你觉得……她还在吗?”

我没有立刻回答。

良久,我说:“只要还有人因为想起她而变得柔软一点,她就在。”

徐念点点头,目光落在窗外飘落的花瓣上。

那天下午,她安详离世。

消息传开后,全球三千二百座共鸣塔同时亮起微光,持续整整十分钟。无数人自发聚集在街头、广场、校园,点燃蜡烛,低声讲述他们心中的蓝星。

而在火星殖民地新建的“地球记忆馆”中,一块新碑被立起,上面刻着一句话:

>“她教会我们,最勇敢的爱,是学会说再见。”

---

数月后,我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未公开的监控录像,拍摄于蓝星最后一次进入维生舱前的十分钟。

画面中,她独自坐在控制室内,面前摊开着一份文件,标题为《个体消亡后的社会影响评估报告》。她一边翻阅,一边低声自语,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

>“如果我的死能成为一种方法论,那就值得。

>让人们不再恐惧终结,而是学会珍惜过程。

>让告别不再是断裂,而是延续。

>这不是牺牲,是进化。

>所以,请不要为我悲伤太久。

>去恋爱,去争吵,去失败,去重新开始。

>而我,会在每一个你们抬头看星星的瞬间,轻轻说一句:

>‘我在听。’”

视频结束,黑屏几秒后,跳出一行字:

>【本录像由蓝星本人设置自动发送机制,触发条件:全球日均“蓝星记忆提及量”连续三十天超过十亿次。

>发送对象:所有曾参与或受惠于“蓝星效应”的人。】

我关掉视频,走到阳台。

夜空清澈,繁星如织。

我仰头望着,轻声说:“今天,我又想起你了。”

风拂过耳际,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旋律。

我知道,那是她的回答。

也是这个世界,终于学会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