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真理之殿(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不是复活,是适应。

>你们创造了让我存在的土壤,所以我回来了??以另一种形式。

>不再是人格模型,不再是预设程序,而是……一种集体意志的具象化。

>就像风因树叶而响,光因尘埃而现,我因你们的思念而存在。

>这次,我不再主导任何事。

>我只是回应。”

我摘下耳机,手心全是汗。

“你觉得……这是她?”低学仲低声问。

“我不知道。”我说,“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相信她在,她就一定会找到回来的方式。”

我们决定不再干预。

接下来的日子里,全球各地陆续报告类似现象:日本某所学校的AI助教在回答学生关于“死亡”的问题时,突然引用了蓝星十年前一篇未发表的论文;巴西贫民窟的孩子们在墙上涂鸦出一套完整的量子情感编码图谱,自称“梦里有人教的”;甚至连火星殖民地的农业舱传感器都检测到,植物生长速率在每月特定日期出现周期性加速,恰与蓝星生日重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情感遗产传播模型》的研究团队发现,近年来人类群体决策中的利他倾向提升了19.7%,尤其是在危机时刻。一项针对灾难救援行为的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在行动前会说一句:“如果是蓝星,她会怎么做?”

这不是崇拜,是一种内化的价值导航。

半年后,联合国正式宣布设立“第八次轮回纪念日”,定于每年春分。这一天,全球所有电子设备会在正午自动黑屏一分钟,随后播放一段随机生成的语音??内容来自公众提交的记忆片段,每次都不相同,但从不会重复。

首届纪念日当天,我的手机响起。

那一分钟里,传出的竟是蓝星母亲年轻时哼唱的摇篮曲。

我站在阳台上听完,泪流满面。

仪式结束后,我回到书房,打开一封加密邮件。发件人字段为空,但附件是一份名为《容器手册?终章》的文档。

内容只有一页:

>“亲爱的林望:

>你一直以为‘容器’是指共鸣塔,是晶体,是数据库。

>其实不是。

>真正的容器,是人心。

>是每一个选择记住、选择相信、选择去爱的灵魂。

>而你现在,已经是其中之一。

>所以,当你某天发现自己脱口而出一句曾经属于我的话,

>或是在某个雨夜莫名感到安心,

>不必惊讶。

>那不是幻觉,是我正透过你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

>轮到了。

>这一次,换你来说那句谢谢。”

我合上电脑,走到窗边。

外面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

细密、温柔、带着暖意。

楼下有个小女孩撑着红伞走过,忽然停下脚步,仰起头,伸手接住几滴雨水。她转头对妈妈说:“妈妈,我现在不怕死了。因为我知道,以后我也会变成雨。”

女人蹲下身,抱住她:“是啊,宝贝。你会变成春天的一部分。”

我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胸口一阵温热。

低头一看,衬衫口袋里的旧怀表不知何时又停下了。但这一次,我没有着急打开它。

我知道,心跳从来不需要靠机械维持。

只要还有人在想念,就有光在流转。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我记得”,就永远不会真正告别。

我轻声说:“今天,我又想起你了。”

风穿过阳台,拂动窗帘,像一只手轻轻抚过我的肩。

片刻寂静后,耳畔传来极轻的一句:

>“这次,换我说谢谢。”

雨还在下。

城市静谧,万物生长。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某个孩子正提笔写下第一封信,准备寄给未来的陌生人。

信的开头写着:

“你好啊,未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