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勋官和爵位的泛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35章勋官和爵位的泛滥
朝会分为小朝丶早朝丶大朝之分。
小朝是指临时有事才召集的朝会,这是三品以上职官才能参加。
早朝是指每月初一和每月十五在辰时定期朝见皇帝,在京五品以上职官都要参加,奏请要务处理事宜。
大朝是指每年一次接受文武百官丶王公大臣丶外国使臣朝贺的庆典大礼,九品以上京官都要参加述职报告,亦可称为大朝贺或者大朝会。
姜天骄刚刚登基为帝不久,那他自然是励精图治,故而每天都会在含元殿召开小朝。
唐朝时期的官职系统十分复杂,主要分为职官丶使职丶散官丶勋官丶爵位五大类型。
例如姜天骄在本书刚刚登场时,他不仅担任卢龙军使,还兼任着北平太守丶榆关守捉使,封为辅国大将军,授勋上柱国,普爵北平郡公。
若是有人能看得懂上述这句话,证明就能分辨唐朝时期的官职系统。
职官是指拥有实际行政职责,且在九品三十阶正式官僚体系内的官职,上到正一品的三师三公,下到从九品下的县尉,这些官职严格按照考课制度进行升降。
姜天骄所担任的「北平太守」就是职官,这是正四品下的官职,这相当于北平郡的行政长官。
地方太守也有品阶高低之分,
上郡太守(上州刺史)为从三品。
中郡太守(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
下郡太守(下刺更)为正四品下。
使职是指皇帝或朝廷因特殊性任务,而差遣某官员去办理某项事情的职务,一般职务后缀都是带有「使」字,不列入正规的九品三十阶职官编制,故而没有任何品阶,就连节度使也不例外。
姜天骄所担任的「卢龙军使」和「榆关守捉使」就是使职,这两个使职都是藩镇军队的统兵职务,同样也是没有品阶。
散官是指官员身份的等级,它是官员品阶丶资历深浅丶俸禄高低的体现,也分九品三十阶,而其中又分为文散官和武散官,哪怕是退休后也不会取消。
姜天骄所官封的「辅国大将军」属于正二品的武散官,可他职官仅为正四品下的北平太守,仍然能够享受到正二品的待遇,身穿三品紫袍和佩金鱼袋。
勋官是指授予立有军功或特殊劳绩者的荣誉称号,共分十二转,其等级对应一定的散官品阶,
理论上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然而唐高宗时期勋官便已泛滥,战士授勋者动盈方计,论官品则与公卿齐班,论地位只在背吏之下,真可谓是上柱国遍地走。
爵位是指世袭性或终身性的身份封号,主要以荣誉性为主,爵位高低最多只能代表身份尊卑,
但不一定与实权官职对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