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郭子仪之死(6K大章)(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53章郭子仪之死(6K大章)

郭曜骑着战马很快来到西水城下。

李怀玉命令城头上的夏军将士张弓搭箭蓄势待发,他手扶垛口大声喊道:「站住,来者何人?」

郭曜高举手中那柄象徵着父亲荣耀的贴身佩刀,他强压下心头的屈辱与怒火,用尽全身力气,

悲愤交加大声喊道:「吾乃郭子仪之子郭曜,奉父军令,持此信物,求见李归仁李将军。」

「郭子仪的儿子?」

李怀玉惊疑不定打量着郭曜,尤其是他手中那柄佩刀绝非凡品,于是对着城下喊道:「你先在这里等着,我马上派人去通报。」

由于李归仁已经带兵来到白水城,所以李怀玉对于此事不敢擅作主张,他赶紧把这件事情告诉李归仁。

李归仁听闻郭曜奉父命前来拜见,立刻命令李怀玉把他带进来。

白水城的城门打开。

夏军士兵非常粗略把郭曜拉下马来,在刀枪剑戟的押解之下,他强迫自己挺直脊梁,目不斜视,手中紧握着那柄佩刀,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了郭家的脸。

郭曜在夏军士兵带领下来到城内府衙,他身上武器装备全被卸去,只留手上这柄代表信物的佩刀。

李归仁身材魁梧坐在主位上,正用匕首切割着烤架上的羊腿,左右侍立着十几名剽悍的部将,

目光如同打量猎物般扫视着进来的郭曜。

郭曜眼神躲闪不太敢看着李归仁,他感觉到难以言喻的悲愤涌上心头。

李归仁同样面色复杂注视着郭曜,他一脸百感交集说道:「一别七年,你我别来无恙,然而时至今日已是攻守易形。」

郭曜双手平举将佩刀托过头顶,刀柄朝着李归仁的方向,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单膝跪地,

膝盖撞击在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艰难吐出那诛心之言:「罪将郭曜—-奉家父之命特来向李将军—请降李归仁停下切割羊肉的动作,饶有兴致打量着跪在眼前的郭曜,他嘴角勾起一抹残忍而玩味的笑容。

旁边士兵盛着温水端了上来,李归仁慢条斯理在铜盆里洗掉手上油渍。

「哗啦——..—哗啦——.—哗啦—

水声在死寂的屋内中格外刺耳,李归仁那缓慢而羞辱的动作,好似钝刀在凌迟着郭曜的尊严。

李归仁洗完手后接过布币随意擦了擦,他站起身来俯视着跪地托刀的郭曜,漫不经心嘲讽道:「你父亲真的要降吗?这可不像他的作风!还是说我李归仁看走了眼?」

郭曜见到李归仁这麽羞辱自家父亲,他紧咬着牙关从喉咙深处挤出话来:「家父深知大势已去,再打下去也是涂炭生灵,因而派遣罪将前来跟李将军请降。」

「啊哈哈哈!!!」

李归仁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狂笑声,他毫不掩饰轻蔑道:「你父亲还真是识时务,可他有什麽条件呢?」

郭曜强忍着滔天的屈辱,他声音略微嘶哑说道:「家父只求李将军开恩,善待唐军将士的性命,一切罪责由我郭家承担,是死是活任凭将军随意处置。」

李归仁情不自禁冷笑出声:「既然你家父亲能够这麽识时务,当初为什麽不愿替阿布思说句公道话?为何对十几万同罗部众的生死存亡冷眼旁观?」

郭曜乾脆抬起头来直视李归仁,他愤愤不平说道:「李将军,你应该知道阿布思作为朔方节度副使,他不慎卷入到朝堂倾轧,自身难保,家父岂有能力替他说句公道话?」

「朔方诸将深知阿布思乃是逼不得已,因此他带着十几万同罗部众跑回漠北草原后,朔方军没有哪个大将愿意领兵出征,最后这差事才交给时任十八岁的浑。」

「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当时大唐朝廷也是信不过朔方军,这才派遣程千里统领北庭军出击,同时遣使联合回汗国多面夹击阿布思。」

李归仁回想起来确实如此,彼时郭子仪丶李光弼丶仆固怀恩丶浑释之等朔方大将都是推托有事,搞得安思顺只能派遣浑城带兵出战。

由于李归仁曾经在朔方军待过,所以他跟郭子仪和郭曜父子两人自然认识。

虽然李归仁好不容易逼降郭子仪,但是他始终高兴不起来,内心不由自主暗道:「既然郭子仪没有参与围剿同罗部众,那我又何必对他痛下杀手,不如就接受他的请降。」

李归仁不敢把怜悯之心暴露出来,他故意在脸上露出极其恶劣的笑容,伸手掐住郭曜的喉咙说道:「回去告诉你父亲郭子仪,我李归仁接受他的请降。」

「明天午时让他亲自带领唐军将士解甲弃戈,本将军在西水城恭候大驾!」

「滚!!!」

李归仁一脚直接把郭曜踢翻在地。

郭曜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这充满羞辱的府衙,他跟跑着爬上马背,紧握着那柄仿佛有千钧重的佩刀,麻木不忍冲回属于父亲的血色黄昏。

残阳的最后一丝馀晖,如同垂死者不甘的叹息,挣扎着沉入西山。

郭子仪在高坡之上依旧保持着儿子离去时的姿势,好似一尊凝固在暮色中的青铜雕像。

只有那指节发白的手,以及顺着霜鬓滚落的浊泪,昭示着这尊石像内里正经历着怎样的惊涛骇浪与焚心蚀骨。

郭曜跨下坐骑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他滚鞍落马脚步跟跎,几乎是扑倒在郭子仪马前,脸上再无半分血色,只有纵横交错的泪痕。

「父帅,李归仁让您明天午时带领全军将士解甲弃戈。」

郭子仪听到李归仁这要求后,他缓慢抬起手来解开系在颌下的丝绦,沉重的凤翅盔被他轻轻摘下,露出满头霜染的白发,在暮色中格外刺眼。

直到这时,全军将士这才意识到,郭子仪已是高达六十三岁的老将。

郭子仪之所以向李归仁投降而非安太清,那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李归仁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好列也曾为朔方军的大将,彼此之间真可谓是知根知底。

「父帅!」

郭曜站起身来想要替他拿着凤翅盔,

郭子仪抬手格开儿子手臂,他从战马背上下来,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开始解开腰间那条象徵着统帅权威的玉带,很快就把整套铠甲脱了下来。

当最后一件甲胃部件也被解下,郭子仪身上只剩下那件单薄的麻布战袄,他微微偻着腰,白发在风中凌乱飞舞。

现在郭子仪威仪已经荡然无存,此刻他只是一个败军之将而已。

翌日,午时。

郭子仪带领唐军将士来到西水城下解甲弃戈,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双膝重重跪倒在沙砾的土地上。

「罪人郭子仪—亲率磨下将士—在此向李将军—请降—

郭子仪声音乾涩嘶哑,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喘息,两滴浑浊的老泪,无声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砸在乾燥的尘土里。

无数道目光如同冰冷的毒刺,狠狠扎在那跪伏于尘埃之中的苍老脊背上。

唐军将土纷纷闭上眼睛晴,没人敢去注视郭子仪的狼独模样,个个都是紧随其后匍匐在地。

李归仁见到郭子仪按时来降,他命令夏军将士打开城门,第一时间接收唐军降卒的武器铠甲。

随着唐军降卒的武器铠甲尽数都被收走,李归仁脸上这才露出胜利笑容,他看着那个曾经高山般需要仰望的身影,现在卑微匍匐在自己面前,巨大的满足感充斥着他的胸腔。

只不过李归仁脸上得意之色很快僵住,他记忆仿佛回到七年前。

天宝十一载。

关内道,九原都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率领十几万同罗部众北逃叛唐,他命令李归仁率领一万同罗骑兵包围横塞军城,以防朔方军出城追击。

横塞军城是同罗部众北逃路上最后阻碍,而这横塞军使就是郭子仪。

郭子仪立于城楼最高处,他面容刚毅目光如隼,守城唐军瞬间绷紧神经,张弓搭箭蓄势待发。

李归仁已经做好血战准备,他必须为同罗部众北逃争取时间。

城楼上的郭子仪迟迟没有下令出击,他非常默契跟李归仁形成对峙,眉头紧紧锁成一个「川」字,内心正经历着惊涛骇浪。

「李献忠,你竟然带着同罗部众叛变北逃,这是朔方军的耻辱。而我身为横塞军使,守土有责,理应截杀。」

「可这李献忠叛逃事发突然,他名义上还是朔方节度副使,而我只是朔方藩镇的横塞军使,未经许可擅自出击,若是朝廷事后追究,轻则丢官罢职,重则人头落地。」

周围将领个个催促着郭子仪,

「郭将军,李献忠率领同罗部众叛变北逃,我等应该为朔方军除害!」

「是啊,十几万同罗部众仓皇北逃,机不可失,应该打他个措手不及!」

郭子仪对此依旧沉默不语,他望着李归仁军阵后的同罗部众,这里面夹着大量老弱妇孺,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跟同罗骑兵发生交战,双方将士必然血流成河。

诸将本以为郭子仪会下令截杀同罗部众,不曾想到他居然开口说道:「传我军令,城中将士不得擅自出击,违抗军令者杀无救!」

这道军令瞬间浇灭唐军沸腾的战意。

城下的李归仁同样感到非常震惊,他本以为郭子仪会带兵出城截杀,没想到对方选择坚守不战随着李献忠带领同罗部众逐渐远去,李归仁望着城楼上那道身影,他面色复杂说道:「郭将军,你我日后再见,那就是不共戴天的死敌,而我将会烙上反贼之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