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仙人临,剑器行!(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不该来的,周衍。你属于‘行动者’,而这里是‘讲述者’的领域。”

“你是谁?”周衍握紧拳头。

“我是第一个写下‘李知微’这个名字的人。”对方缓缓抬起手,指尖流淌出墨汁般的文字,“我是史官,是诗人,是说书人,是所有传播他故事的灵魂集合体??你可以叫我‘传述之灵’。”

“所以你就是他在人间的记忆载体?”

“不。”传述之灵摇头,“我是结果,而非原因。是他执念太深,才让我诞生。正如荆轲催生了刺客列传,岳飞孕育了满江红……他也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叙事化身’。”

周衍冷笑:“可他篡改历史,妄图颠覆现实秩序!这样的存在根本不该被铭记!”

“可谁来定义‘正确的历史’?”传述之灵反问,“是你?还是华胥氏?还是那个早已飞升、留下无数杀局的秦皇?你们都说自己在守护真相,可真相本身,难道不是一种选择吗?”

周衍一怔。

“你看那边。”传述之灵指向远方。

只见另一片区域,赫然矗立着一座新的丰碑,碑上镌刻着“周衍传”三个大字,下方文字却令人胆寒:

“伪君子也。假托守护之名,行压制之实。惧变革而杀改革者,畏真相而灭言者。其所谓‘正道’,不过旧秩序之看门犬耳。”

周衍瞳孔骤缩。

“怎么……会有这个?”

“因为已经有人这么说了。”传述之灵淡淡道,“一个被李知微救过的孤儿,一个认为变革必要的年轻修士,一个厌恶秦皇却又反感你手段的隐士……他们在茶馆里议论,在诗文中讽刺,在私撰野史中写下你的‘罪状’。于是,属于你的负面叙事也开始生长。”

周衍浑身冰冷。

他终于明白:在这条河里,**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不断竞争的叙述**。谁的声音更大,谁的故事更动人,谁就能成为“历史”。

“你想让我做什么?”他沉声问。

“加入我们。”传述之灵伸出手,“让我们共同书写一个新的时代??不再由神明布局,不再由帝王定调,而是由千千万万普通人讲述他们眼中的真实。李知微或许错了方法,但他没错在愿望。而你,也可以成为新叙事的一部分。”

周衍沉默良久。

他想起了金天王抱着女儿走出废墟的模样,想起了乔壮克咧嘴大笑说“下次一起站着赢”,想起了黎寄风轻声吟诵“杨柳依依”时的宁静。

那些都不是宏大叙事,却是真实的温度。

他缓缓摇头:“我不愿成为任何叙事的工具。无论是正义的,还是叛逆的。”

“那你打算如何?任由李知微的故事吞噬一切?”

“不。”周衍抬起头,眼中金光暴涨,“我要做一件事??**让所有叙述保持开放**。”

他猛然撕开衣襟,露出胸口那道由兵燹之力凝聚而成的印记。那是他修炼《兵燹万业吞天诀》的根本象征,亦是万千兵魂共鸣之所。如今,他将其点燃。

“我以兵主之魂为引,召诸英烈残念??不限于忠奸,不论成败,不论正邪!凡曾在历史中留下痕迹者,皆可在此发声!”

刹那间,叙事之河沸腾!

无数光影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黑衣荆轲踏月而至,银甲赵子龙策马奔腾;

有焚书坑儒中惨死的儒生怒吼控诉,也有修长城累死的民夫含泪质问;

甚至……那位戴着十二旒冕冠的秦皇虚影,也再度浮现,冷冷注视着一切。

“你们都想说自己的故事?”周衍立于中央,声音响彻天地,“那就说吧!让所有人听见!让每一种声音都有存在的权利!”

他双手高举,兵主印记爆裂,化作漫天光点,洒落于叙事之河。

奇迹发生了。

主史碑不再唯一,而是分裂成千百块浮动的石板,每一块都承载一种不同的叙述视角。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哪一段历史,比较不同说法,自行判断真伪。而李知微的名字,既存在于“逆命者”的篇章,也出现在“妄图篡史”的警示录中;周衍的形象,则既有“守护者”的赞歌,也有“压制者”的批判。

多元并存,众声喧哗。

这才是真实的人类历史??复杂、矛盾、充满争议,却也因此鲜活。

传述之灵怔怔望着这一切,最终化作一缕轻烟,消散于风中。

周衍的身体开始崩解,青铜铃铛的保护即将到期。

最后一刻,他望向远方,轻声道:“记住啊……不要只听一个版本的故事。”

***

现实世界,清晨第七刻。

王婉儿跪坐在地上,紧紧抱着那枚青铜铃铛,泪水无声滑落。

忽然,铃铛轻颤。

一声。

两声。

三声。

一道身影从虚空中跌出,浑身是伤,气息微弱,正是周衍。

他睁开眼,看到王婉儿的脸,笑了:“我回来了。”

“你成功了?”她颤抖着问。

周衍点点头,艰难起身,望向天空:“从今往后,不会再有唯一的‘正史’了。每个人都可以去了解不同的说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李知微不会被彻底抹除,但他也无法垄断叙述。”

王婉儿怔住:“你是说……你让他留下了?”

“是的。”周衍望着朝阳,“因为真正的胜利,不是消灭反对的声音,而是让所有声音都能被听见。包括错误的、危险的、疯狂的……只要它们不强制取代其他人的记忆。”

风拂过废墟,带来远处孩童清脆的读书声:

“昔有逆命者,名李知微,欲改天换地,终败于阆中之战。或谓其狂悖,或怜其志坚,史家至今争讼不休……”

周衍听着,嘴角微扬。

他知道,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真正结束。

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追问真相,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人类就不至于沦为任何一种叙事的奴隶。

他弯腰拾起一块碎石,在地上写下四个字:

**真君驾到**。

然后一笑,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