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 军令状?那算个屁的军令状!(求全(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498军令状?那算个屁的军令状!(求全订)(第1/2页)
那天程学民走后,徐卓群原本打算只是粗略翻看一下那份手稿。
他内心依然倾向于,认为这是程学民不知从哪里摘抄或拼凑来的东西,一个学生不可能有这种水平。
但看着看着,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手稿中的想法不仅不幼稚,反而极其老辣,尤其是关于汉字字形信息的高倍率压缩技术,和还原保真度的解决方案。
直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最核心的痛点。
他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叫来了项目组里几位核心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关起门来,开始按照手稿上的指令代码,向实验室那台宝贵的DJS-130计算机进行输入。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和耗时的工作,因为没有磁盘,每一个字符都需要手动敲入。
几个人轮流上阵,日夜不停,花了将近两天时间,才将程学民手稿上那套复杂的指令集全部输入完毕。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负责操作的学生敲下最后一行运行指令。
计算机发出嗡嗡的响声,指示灯快速闪烁,磁带机开始转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静得只能听到机器的运行声。
突然,联接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一台笨重的点阵打印机,开始咔嗒咔嗒地工作起来。
所有人瞬间围了上去。
随着打印头有节奏地移动,洁白的打印纸上,清晰地出现了一个标准的,笔画清晰的汉字!
国!
紧接着!
是家、科、学、技……
打印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连续输出了十几个不同字体,不同大小的汉字。
每一个都清晰锐利,远超他们项目组目前能达到的最佳效果!
“天哪!这……这压缩比!这还原度!”一个年轻教师失声惊呼。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另一个研年轻老师激动地跳了起来。
徐卓群教授颤抖着手,从打印机上取下那张还带着温度的打印纸,看着上面那一个个仿佛蕴含着魔力的汉字,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困扰了项目组,甚至困扰了整个中国计算机学界,多年的汉字信息输出难题,竟然就在这迭看似不起眼的手稿指引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虽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演示,但其原理的正确性和巨大的潜力已经毋庸置疑!
“快!快去找程学民!”徐卓群猛地抬起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立刻!马上!去燕影厂把他给我找来!
不!我亲自去!备车!不,我骑自行车去,更快!”
他一把抓起桌上那迭,已经被翻得有些卷边的手稿,像捧着稀世珍宝,也顾不上穿外套,跌跌撞撞地冲出实验室。
推上自行车就疯狂地蹬了起来,朝着燕影厂的方向飞驰而去。
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必须立刻找到程学民,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学生,他到底还藏着多少惊人的本事?这份手稿,将彻底改变汉字信息处理的进程!
……
就在程学民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太极》演员们,也陆续向燕京汇聚。
第一个归队报道的,竟然是远在青海的剑圣于承惠。
程学民亲自接待了未来的剑圣,将他安置在燕影厂的招待所内。
东厂虽然现在也隶属燕影厂,但所有的经费开支,都是分开了的!
跟燕影厂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所以程学民《少林寺》剧组人员,借住燕影厂的招待所,是要额外支付一笔安置费的。
将于承惠安顿好后,便将《少林寺》的剧本交给了他。
同时程学民也开小灶,跟于承惠详细剖析了“王仁则”这个角色的狠戾与复杂。
于承惠摩挲着程学民带给他的初步剧本,眼神灼灼,已然沉浸其中。
紧接着。
于海孙建奎师徒,计春华,胡坚强,熊欣欣等人也先后抵达。
燕影厂一下子龙虎汇聚,仿佛变成了一个武林大会。
清晨便能听到练功的呼喝声,和兵器破风之响。
程学民顺势成立了《少林寺》武训组,由于海暂代组长,负责协调大家的日常训练和基本功恢复。
他自己则穿梭于各训练场之间,观察,交流,不时提出对动作融合剧情的设想。
整个剧组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虽然主演李连洁尚未到位。
按照与吴彬教练的计划,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封闭强化训练,但前期的氛围已经营造得十分火热。
然而,谢进那边却是愁云惨淡。
他几乎天天往东厂办公室跑,逮着程学民就诉苦:“学民啊,我的程大厂长!你可是给我打了包票的!这剧组筹备都启动好些天了,我的女一号连个影子都没见着!
总政那边王团长还是油盐不进,我这心里都快长草了!”
谢进抓着本就稀疏的头发,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妈妈再爱我一次》可是部情感大戏,龚膤不来,我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选其他演员都提不起劲!”
程学民看着谢进那火烧火燎的样子,放下手中的演职员名单,笑了笑:“老谢,稍安勿躁。
我答应你的事,什么时候掉过链子?这两天把厂里武训的事情安排妥当,我亲自去总政文工团会会这位王团长。”
“真的?”谢进眼睛一亮,立刻凑到桌前,“你可要说话算话!什么时候去?我跟你一块儿去!”
“你就别去了。”程学民摆摆手,给他倒了杯水,笑着说道,“你年前刚跟徐厂长去挖过人家墙角,王团长看见你,能不警惕?
你去火上浇油吗?我自己去,有些话还好说一点。”
谢进想了想,也觉得有理,但还是不放心:
“那你打算怎么说?那王团长,可是个认死理的主,一口一个‘部队需要’,‘文艺战士的首要任务’,道理根本讲不通。”
“山人自有妙计。”程学民成竹在胸地抿了口茶,“别忘了,他们文工团往后,还想不想要新歌了?
还想不想我笔下那部以他们文艺兵为主角的《芳华》了?
再说了,龚膤同志能有今天的知名度,我写的那些歌,也算有点苦劳吧?这点面子,王团长总得掂量掂量。”
事不宜迟!
第二天上午,程学民就自己开着车,直奔总政文工团。
果然,王团长显然早就收到了风,对程学民的到来并不意外,态度上也是客气中带着明显的戒备。
两人在团长办公室落座,勤务兵沏上茶退下后,王团长便开门见山:
“学民同志,你是咱们部队文艺工作的老朋友,也是大名鼎鼎的改开先锋。
你写的歌,培养了我们团的骨干,我是很感谢的。不过……”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如果你是来谈借调龚膤同志的事,那我恐怕还是要让你失望了。
团里的演出任务,特别是今年的边防慰问,离不开她。这个原则问题,我们不能让步。”
程学民不慌不忙,笑着接过话:“王团长,您快人快语,我也就直说了。
首先,我完全理解并支持文工团的工作!龚膤同志是咱们部队的宝贵财富,她的歌声是鼓舞战士士气的强大力量。
我这次来,绝不是要拆咱们部队文艺工作的台,恰恰相反,是想让龚膤同志在不同的舞台上,更好地展现我们新时代革命文艺战士的风采。”
他见王团长若有所思,便继续深入:“《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个剧本,您可能还没细看。
它讲述的是伟大的母爱,歌颂的是人间真情,这与我们部队提倡的‘军民鱼水情’,歌颂真善美的文艺方针是完全一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