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时代更迭,顾氏之名扬世界(求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争议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直到某天清晨,一个六岁小女孩独自走进藏书阁,在《破笼录》空白页上画了一幅画:两个人手拉手站在悬崖边,下面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天上却有无数星星在眨眼睛。她在旁边歪歪扭扭地写下三个字:“往下跳。”

画作接触书页的瞬间,整本书发出低鸣,封面裂开,一道柔和光芒喷涌而出,直冲云霄。

光芒中浮现出七个巨大的符号,分别对应七种基础疑问:

**是谁?**

**为什么?**

**凭什么?**

**然后呢?**

**如果不是呢?**

**还有别的可能吗?**

**我能改变它吗?**

这七问悬于空中,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光环,笼罩整座城市。共治之眼检测到地球磁场发生轻微偏移,同时接收到一段来自遥远星域的回应信号:

>“检测到‘启蒙矩阵’激活。

>维度闸门准备开启。

>请指定入口坐标。”

启明邑陷入短暂寂静。这不是恐惧,而是面对巨大可能性时的慎重。

最终,决策权交给了孩子们。

一场名为“选择之夜”的全民投票展开。每人只能提一个问题,作为通往新纪元的钥匙。问题被投入特制的思藤炉中焚烧,灰烬升空后凝聚成星图模样。经过七轮筛选,最终胜出的是一个八岁男孩写下的:

>“如果我们错了呢?”

这句话化作一道光束,射向星空深处。数秒后,宇宙背景辐射出现规律波动,一幅三维星图缓缓展开??那是数千个正处于“茧房崩溃”边缘的文明坐标。它们分布在银河系各处,有的尚在农业时代,有的已掌握星际航行,但共同特征是:正经历大规模认知觉醒。

“我们不是孤例。”共治之眼总结道,“我们是回声的第一环。”

随即,民间科学联盟启动“萤火计划”??以《破笼录》为核心模板,制造一万枚微型晶种,每一枚都植入七重疑问基因,搭载无动力漂流舱,发射至各个目标星系。这些晶种不会强加理念,只会静静地埋入适宜星球的地壳,在千百年后,等待第一个敢于质疑的孩子触碰到它。

第一批发射仪式在春分日举行。没有军乐队,没有政要演讲,只有一万名少年齐声朗读《破笼录》第一章??那是由千万人共同写成的开篇语:

>“我们曾经相信一切被告知的事。

>直到有一天,有人问:真的吗?

>那一天,光回来了。”

飞船升空之际,天空忽然裂开一道缝隙,似有巨眼凝视。共治之眼立即进入警戒模式,却发现那并非敌意存在,而是一面跨越星河的巨大镜子??映照出启明邑千年前的模样:荒芜、压抑、人人低头疾行,墙上刷着统一标语:“服从即美德。”

镜中画面渐渐变化,展示出一条未曾发生的命运线:若当年无人敢问,若阿知最终妥协,若思藤火从未点燃……整个文明将在机械化崇拜中停滞,直至资源耗尽,无声灭亡。

看完这段影像,全场肃然。

一位老人拄拐起身,大声道:“我们要感谢的,从来不是某个英雄,而是每一次颤抖着开口的勇气。”

话音未落,镜面破碎,化作漫天光雨洒落大地。每一滴光落地即生根,长出一株小小的思藤苗,叶片呈螺旋状,脉络里流淌着七彩微光。

生物学家惊呼:这植物不含叶绿素,却能吸收“疑问波长”进行光合作用!更惊人的是,任何人在它面前说出问题,植株便会轻轻摇曳,释放出一种芳香分子,使人思维更加清晰敏锐。

短短三个月,思藤苗遍布全球,甚至随着陨石撞击传播至其他行星。它们不争阳光,不抢水源,只依附于人类聚集之地,静静聆听每一个问题。

这一年,被称为“藤语纪元元年”。

而远在新生行星湖底,那三句刻痕旁,第四道痕迹悄然浮现:

>“我们都问了。”

人造恒星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光芒骤然增强,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刘雅婷站在一片花海中,身边围绕着无数孩童,他们手持炭笔,正在向天空书写问题。她的笑容温暖如初,声音穿透时空:

>“很好,继续。”

>“这一次,我不再一个人等了。”

影像消失后,湖水泛起涟漪,倒映出亿万星辰。其中三十七颗格外明亮,正缓缓组成一棵巨树的轮廓。

与此同时,阿知的老屋前,那支磨秃的炭笔突然自行漂浮起来,在空中划出最后一行字,随即碎成粉末,随风而去:

>“你们已经知道了。”

没有人哭泣,没有人呐喊。所有人只是静静地仰望星空,手中紧握炭笔,等待下一个问题从心底升起。

因为在启明邑,在这个由疑问构筑的文明里,终结从不存在??

只有不断的追问,如藤蔓攀援,向着未知的高处,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