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乌鸦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灿回答完三个问题便走下舞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江亦雪见他坐下,小声问道:“你最后那个回答,是刚才在台上临时想的?”

这次比赛前,她和王灿一起模拟过不少可能的问题。

比如第一个关于...

“他们有注意吗,我加了‘桌面’那个限定词。”王灿的声音不高,却像一记重锤砸进喧嚣的礼堂,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原本还在交头接耳的媒体记者们猛地收声,台下的学生们也纷纷抬头,目光重新聚焦在台上那个穿着简单白衬衫、神情沉静的年轻人身上。

李东辉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笔记本边缘,眼神微眯。他听出来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极其精准的预判。“桌面互联网”四个字被刻意强调,意味着王灿并非否定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而是精准地指出:**以PC为核心的上网方式,正在走向历史的拐点**。

“移动设备才是未来十年真正的入口。”王灿继续说道,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远超所有人预期。2013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将突破三亿台,4G牌照即将发放,5G研发已经启动。用户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方式,正在从‘坐在电脑前’变成‘随时随地掏出手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大学生聊天,已经不再问‘你上不上QQ?’而是问‘你下不下App?’微信朋友圈的活跃度已经超过空间,短视频的流量增长曲线呈指数级上升。这些信号都在告诉我们??终端在变,行为在变,平台必须跟着变。”

沈恩鹏缓缓靠向椅背,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才是真正懂趋势的人。不是空谈情怀,也不是堆砌数据,而是从用户的指尖动作中,读出了时代的转向。

而陈俊杰的脸色却微微变了。

企鹅帝国的核心支柱之一,正是建立在桌面端的强大生态之上??QQ、邮箱、游戏大厅、客户端软件……这些产品在过去二十年里构筑起了庞大的护城河。可如果王灿说的是对的,那这道护城河,正在被悄然绕开,甚至开始干涸。

“所以豆芽从一开始就没有开发PC端?”叶琳珠突然开口,声音清亮。

“没错。”王灿点头,“我们只做移动端原生应用。界面设计、交互逻辑、内容分发机制,全部围绕触屏操作和碎片化时间重构。比如我们的‘灵感流’推荐算法,会根据用户滑动速度、停留时长、点击热区等上百个维度进行动态优化,这是桌面时代无法实现的精细度。”

台下一片寂静。

有人低头翻看手中的资料,才发现豆芽的商业计划书里,竟真的没有一页提到“网页版”或“客户端下载”。

这是一种近乎偏执的战略聚焦。

更可怕的是,这种聚焦背后,是对未来五到十年用户行为演变的深刻洞察。

阿外沈恩鹏终于忍不住举手示意主持人允许提问。

“王总,假设你说的趋势成立,那么传统互联网公司该如何转型?或者说,像豆芽这样的新势力,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颠覆者’?”

这个问题一出,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

所有人都知道,沈恩鹏口中的“传统互联网公司”,指的就是台下坐着的几位投资人所代表的企业巨头。

王灿没有回避,反而笑了笑:“我不认为存在所谓的‘新旧对立’。技术迭代从来不是革命,而是进化。就像汽车取代马车,并非因为司机比马夫更聪明,而是因为整个交通系统发生了重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关键不在于你现在拥有多少用户,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亲手打破自己最赚钱的产品模式,去拥抱一个还不确定的新世界。很多人说诺基亚死于傲慢,其实它死于恐惧??害怕一旦放弃功能机的利润池,就再也没机会爬回来。”

这话像一把刀,直插心脏。

李东辉的手停住了。

他知道王灿没说错。企鹅内部关于“全面移动化”的争论持续了整整两年,直到微信崛起才彻底平息。但那时,已经有太多机会流失在犹豫之中。

“所以豆芽不怕吗?”陈俊杰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们敢赌移动端是唯一未来?”

“我不是在赌。”王灿摇头,“我在看数据。过去三个月,豆芽内测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中,97.6%发生在手机端,且78%集中在通勤、课间、睡前这三个碎片时间段。我们的内容形式??15秒到一分钟的轻量化创意视频??本身就是为移动场景量身定制的。”

他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我们还做了个有趣的设计。”

全场屏息。

“豆芽的发布按钮,只有在竖屏状态下才会点亮。”

这句话落下,现场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意味着,创作者从一开始就只能用手机拍摄、剪辑、上传。整个内容生态,自诞生起就被牢牢锁定在移动端。

这是一种极致的控制力,也是一种对未来毫不妥协的信仰。

叶琳珠忽然笑了:“难怪你说桌面互联网会衰落。你不是预测,你是想把它亲手送进坟墓。”

王灿没有否认。

他知道,在座的许多人此刻心里都在翻江倒海。有些人看到的是危机,有些人看到的是机遇,而他看到的,是一场注定发生的浪潮。

只要站对位置,就能乘风破浪。

问答环节结束后,评委们开始闭门评议。

后台休息区,灯光柔和。王灿刚坐下喝了一口温水,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来自匿名号码的短信:

>“鹰眼护卫队+豆种护卫队=全民监管闭环。你抄得很聪明,但别忘了,我们也在看着你。”

王灿盯着那条消息看了足足十秒,然后轻轻删掉,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果然是企鹅的人。反应够快,警惕性也高。但他们忽略了一点??**抄只是表象,真正的杀招藏在后面**。

他打开内部系统,调出一份加密文档,标题写着:《“蜂巢计划”阶段性进展报告》。

这份计划,才是豆芽真正的底牌。

不同于表面可见的内容审核机制,“蜂巢”是一个基于AI与群体智慧协同运作的智能治理体系。它的核心原理,源自王灿重生前所参与的一个国家级项目??利用分布式用户行为数据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实现对潜在风险内容的**提前七十二小时预警**。

换句话说,大多数平台是在问题发生后处理,而豆芽的目标是:**在问题发生前,就让它胎死腹中**。

目前,“豆种护卫队”的成员已被悄悄纳入该系统的初级训练集。他们的举报偏好、判断标准、响应速度,都会转化为算法权重,反哺到自动审核引擎中。

随着时间推移,这套系统将越来越像一个“集体大脑”,不仅能识别违规内容,还能预判哪些账号、哪些话题、哪些时间节点容易爆发舆情危机。

这才是王灿敢于公开谈论“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统一”的底气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