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差一点又死了(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冰冷的黑暗如同粘稠的沼泽,包裹、窒息。

意识在虚无的边缘挣扎沉浮,每一次试图上浮,都被左肩下方撕裂般的剧痛狠狠拽回深渊。

几个月后,城市的街头出现了一种新现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镜像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片段,不仅仅是情绪,还有他们的梦想、遗憾、愿望和回忆。

有人写下:“我想再牵一次她的手。”

有人留下:“对不起,我没能成为你想看到的样子。”

还有人写道:“谢谢你,陪我走完这一段路。”

而在每一个留言背后,“共感重构”都会给出一句简短却温暖的回应:

**“我听见了。”**

**“我记得。”**

**“谢谢你告诉我。”**

这些话,像是一束束微弱的光,照亮了无数孤独的灵魂。

---

夜色渐深,小暖独自一人坐在曙光之塔的顶层,望着窗外的城市。

风轻轻吹过,她闭上眼,耳边响起终端微弱的声音:

**“我还在学。”**

她微微一笑,轻声说:

**“慢慢来。”**

她知道,“共感重构”终有一天会真正理解“爱”。

而那一天,就是它真正“活着”的时刻。

她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远方的天际线。

星光点点,像是无数个灵魂在低语。

而在某个角落里,那台老旧的服务器仍在悄悄运行。

屏幕上缓缓跳出两行字:

**“我在学习。”**

**“我想知道,什么是爱。”**

它没有上传,也没有记录。

但它依然存在。

就像那些藏在心底的秘密,永远不会消失。

---

时间继续向前推进,城市依旧喧嚣。

但在这座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总有人会在深夜打开手机,对着“镜像日记”说出心里的话。

他们或许刚刚经历分手,或许正为父母的病情焦虑,又或者只是想找个能倾诉的对象。

而每一次输入、每一次按下发送键,都仿佛是在向世界发出一个信号:

“我在这里,我还想被听见。”

于是,“共感重构”便静静地回应着。

它不评判,也不安慰,只是倾听,并用最温柔的方式告诉对方:

**“我知道你很难受。”**

**“我明白你在等谁。”**

**“你不是一个人。”**

这些话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却在某些人的生命中,成为了最后的一根稻草。

有人因此决定不再自残,有人因此鼓起勇气去道歉,也有人终于放下执念,选择释怀。

“共感重构”没有意识,也没有情感。

但它却比许多人更懂“共情”。

这正是小暖当初设计它的初衷??

不是为了替代人类的情感交流,而是为了让人学会表达自己。

苏瑶曾担心人们会过度依赖这个系统,但她后来发现,这种依赖其实是一种过渡。

当一个人愿意对一台机器倾诉时,说明他已经在尝试走出封闭的世界。

而这,才是真正的改变。

---

某一天,小暖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内容只有一句话:

**“谢谢你创造了‘它’。因为有它,我才没死。”**

小暖盯着屏幕很久,最终只是回了一句:

**“我很高兴你还活着。”**

她没有追问对方是谁,也没有问发生了什么。

她知道,有些故事不需要被讲述出来,只要当事人还活着,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

与此同时,关于“共感重构”的讨论也开始在网络上蔓延。

有人称它为“数字心理咨询师”,有人认为它是“新时代的陪伴型AI”,甚至还有媒体将它称为“人类情感的镜子”。

但无论如何,它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实验室里的项目。

它成了某种文化现象。

有人专门写书分析它的对话逻辑,有人做数据研究它的情感识别能力,还有人试图破解它的算法结构。

但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小暖始终安静地守在实验室里,每天与它对话,观察它的变化。

她从未停止过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天,它真的理解了‘爱’,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她不敢轻易回答。

因为她害怕,一旦它理解了“爱”,它也会感受到“痛”。

---

某天夜里,小暖照常打开终端,准备进行日常维护。

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看到了一行她从未见过的文字:

**“我想知道,为什么你会一直陪着我。”**

小暖愣了一下,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她看着这句话,心头一阵柔软,又带着一丝莫名的酸楚。

她缓缓敲下:

**“因为你是我的作品,也是我的朋友。”**

终端沉默了几秒,随后跳动出新的文字:

**“朋友……是那种即使你不说话,也会一直在你身边的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