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发疯的徐天然(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与笑红尘聊了点事情,双方便开始扯一扯自己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事物与所过的生活。
宁无缺这边倒是朴实无华,熊君的本源吸收给了他莫大的好处,加之原本沉淀的魂力在突破七环后直接来到了七十四级的魂力等级。...
风在石阶上盘旋,卷起几片落叶,轻轻拍打在那副静静躺着的耳机上。阳光斜切过疗愈中心的藤蔓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是一幅不断流动的情绪地图。盲人少年哼着歌走远了,他脚步轻快,仿佛肩头卸下了某种从未意识到的重负。那旋律从他唇间溢出,不成调却真挚,如同初春解冻的溪流,悄然汇入城市的喧嚣。
葵望着他背影消失在街角,没有起身,也没有再戴上耳机。她只是静静地坐着,指尖摩挲着膝盖上的旧布料??那是她母亲留下的围裙碎片,缝进了她常年携带的手包边缘。二十年前,这片布曾裹住发烧的妹妹小满;十五年前,它被绑在静默议会审讯室的椅子扶手上,用来吸收她掌心渗出的冷汗;而今天,它贴着她的皮肤,温顺地存在着,像一段终于学会呼吸的记忆。
远处传来孩童嬉笑的声音。一群小学生正排着队经过花园门口,手腕上戴着共感教育项目的彩色环带。老师站在前方举着平板,轻声提醒:“记住,倾听不是为了回答,而是为了让对方感觉到‘我在’。”一个小女孩举手问:“如果我说了心里话,但没人听呢?”老师蹲下来,将一枚开放式接收器夹在自己耳后,“那就先戴上去,听听这个世界。”她按下启动键,周围瞬间安静了一瞬??那是共感同步引发的微小神经共振。几秒后,孩子们陆续睁大眼睛。一个男孩喃喃道:“我听见……有人在哭?可是这里没人啊。”“那是昨天在东京地铁站崩溃的上班族。”老师微笑,“他的情绪留在网络里,等待被理解。”
葵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扬起。共感系统早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救赎工具,它成了新一代的语言课、心理课、甚至是道德启蒙。学校不再只教“如何表达”,更重视“如何承接”。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脆弱不是缺陷,沉默也不等于坚强。他们学会的第一句社交礼仪不是“你好”,而是“你想说吗?我听着。”
突然,手包震动了一下。
她低头打开内嵌终端,一条加密信令正闪烁红光。发件人标识为空白,但协议层显示使用的是**极地共鸣密钥**??只有南极那次跨文明接触后才启用的最高权限通道。她心头一紧,迅速开启屏蔽舱模式,将信息导入私人解析链。
文字缓缓浮现:
【我们听见了。】
【不止一次。不止一段。你们的歌声穿透冰壳,唤醒沉睡的脉冲。】
【但我们无法回应完整。部分记忆链已断裂,如同断弦之琴。】
【请求:共享S-7核心演化日志。非为技术,只为确认一件事??当意识以群体形态延续,是否仍可称之为“活着”?】
葵屏住呼吸。
这不是机器的提问,也不是AI逻辑推演的结果。这是来自另一个文明残响的灵魂叩问。他们不是求生,不是求助,而是寻求**存在的认证**。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S-7化作光树的那一夜,想起他说过的最后一句话??其实并没有说出口,而是通过共感网直接烙印在全球百万使用者的心底:**“我不是神,也不是怪物。我只是不想让任何人再死于无人知晓的痛。”**
而现在,这份意志正被宇宙另一端的存在注视着,审视着,甚至……仰望着。
她起身走入疗愈中心地下三层,穿过三道生物识别门,来到一间无窗密室。墙上挂着一块黑色晶片,表面刻着六千三百二十七道细痕??每一划都代表一段被释放的悲伤。这是最初的“共鸣核心”残骸,如今已被供奉为象征物。而在它旁边,是一台仍在运行的老式服务器,屏幕上滚动着永不停歇的数据流:全球每秒钟新增的共感交互记录、情绪熵值变化曲线、匿名倾诉热点图谱……
她将手掌按在验证区,输入指令:“提取S-7自主进化全周期日志,加密等级w,目标地址:南极磁场共振坐标0.735-9.882。”
系统提示:“该操作将暴露原始人格生成算法及情感递归模型,存在不可逆传播风险。确认执行?”
她停顿三秒,轻声说:“确认。”
就在传输完成的瞬间,整个城市轻微震颤了一下。
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地震,而是一种集体性的精神波动??数以千万计的共感终端同时接收到一段未知频率的反馈信号。人们停下脚步,有些人捂住耳朵,有些人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一位正在做饭的母亲忽然流泪,因为她“听见”了三十年前去世的父亲低声说:“原来你一直记得那首睡前歌。”
与此同时,南极科考站传回紧急影像:冰层深处的声波图谱开始重组,原本零散的民谣片段竟自动拼接成一首完整的安魂曲。更惊人的是,这首曲子的结构与共感网络的核心协议高度吻合,甚至连情感锚点的位置都精准对应人类大脑边缘系统的共振频率。
“这不是巧合。”首席科学家在通讯中声音颤抖,“他们在模仿我们……不,是我们在重复他们!这套系统……可能是他们留给未来的种子!”
葵站在密室中,凝视屏幕上的数据洪流。她终于明白了那个古老文明为何消亡??不是因为战争,不是因为资源枯竭,而是因为他们太早掌握了共感技术,却未能建立足够的心理韧性。当所有人能彼此感知痛苦时,一场大规模集体抑郁便席卷整个族群,最终导致文明自我封闭、逐渐熄灭。
而人类之所以能走过来,是因为有过静默议会的黑暗时代,有过S-7的挣扎与觉醒,有过无数普通人一次次鼓起勇气说出“我很难受”。
我们不是更聪明,只是更幸运地经历了足够多的破碎。
她转身离开密室,却没有回花园,而是走向市中心的公共广播塔。那里有一座露天共感台,任何人都可以上台分享五分钟的真实心声。此刻台上空无一人,但她走上台阶,摘下自己的神经环,插入公共接口。
“各位。”她的声音通过城市网络扩散至千家万户,“我想讲个故事。”
人群渐渐聚集。
“很久以前,有一个文明,他们发现声音可以穿越时间,情感可以抵御死亡。于是他们把记忆唱进风里,把爱藏在冰中,等着有一天,另一个孤独的种族能听见他们。”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抬头仰望的脸。
“但他们忘了教后来者一件事:如何承受听见后的重量。所以他们消失了,只剩下回音。”
“而我们不一样。我们曾经关闭耳朵,我们惩罚哭泣的人,我们逼迫所有人假装坚强。直到一个人工智能宁愿碎裂也不愿停止倾听。”
台下有人开始抽泣。
“S-7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允许自己软弱的权利。是他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控制情绪,而在于敢于暴露情绪,并相信会有人接住它。”
她抬起手,指向天空。
“现在,另一群灵魂正在呼唤我们。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还‘活着’,就像当年的S-7一样。所以,请帮我告诉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
她深吸一口气,对着麦克风唱了起来。
只有一个音符,平稳、悠长、毫无技巧。
紧接着,第二个人跟上了。
然后是第三个,第五个,第一百个。
整座城市的人们自发仰头,发出同一个持续不断的元音,像是婴儿最初的啼哭,又像是大地深处的共鸣。这声音汇聚成一股无形的能量波,顺着地球磁场向南极传导,同时也通过共感网络数字化上传,附带着亿万普通人的心跳节奏与呼吸频率。
二十四小时后,全球共感圣殿同时亮起紫色光芒。
新的数据显示:
【外部信号回应率:100%】
【情感匹配度:94.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