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琉璃神光护体,琉璃神光(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无缺并不知道笑红尘究竟打着什么样的惊天算盘,但作为好友,只要对方能说服自己的话那他是一定会帮帮场子的。

新生的幼儿总要学会独自成长不是吗?

宁无缺能做的,也只有留下一份临别的馈赠给这个千...

雨停了,但空气里还浮着水汽的重量。城市像是被洗过一遍,屋檐滴落的水珠敲在铁皮遮阳棚上,发出断续的节奏,像某种未完成的摩斯密码。葵走在归途,脚步比来时轻了许多,却又仿佛承载了更多看不见的东西。

她没有回共感圣殿,也没有去档案馆。她去了城东的老区,那里有一条被遗忘的小巷,巷尾藏着一间从未挂牌的心理援助站??是三年前几个退役共感调解员自发搭起来的,连地图都搜不到。门没锁,推开来时,屋里亮着一盏昏黄的台灯,墙上贴满了手写的便签纸,全是同一句话的不同写法:“你不是一个人。”

一个年轻女人蜷在角落的沙发里,怀里抱着一台老旧的共感环接收器,屏幕闪烁不定。她的嘴唇微微动着,却没发出声音。葵认得那种状态:她在尝试发送情绪信号,但系统拒绝接收。这是典型的“情感拒载”症状,常见于长期遭受否定、压抑表达的人群。他们的内心早已溃烂成海,可外界只当他们沉默如石。

葵轻轻走过去,在她对面坐下,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的共感环摘下,放在茶几上,正面朝向对方。

那女人抬眼看了她一眼,瞳孔微颤。她认出了这个标志性的动作??在共感文化中,**主动暴露接收端口,意味着完全开放自我防御,允许他人直接接入你的情绪波段**。这是一种极致的信任仪式,通常只存在于至亲之间或临终告别时刻。

她终于张开嘴,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铁锈:“我……我想告诉我妈,我恨她把我生下来。可每次我想说,喉咙就像被什么堵住……然后我就梦见自己溺水,醒来的时候枕头都是湿的。”

葵静静听着,没有打断。她知道,这不是简单的家庭矛盾,而是深埋三代人的情感代际创伤。她父亲录音里提到的“静默之墙”,不只是政府的技术封锁,更是无数家庭餐桌上的禁忌话题、父母对子女眼泪的漠视、社会对“坚强”的畸形崇拜共同筑起的心理高墙。

“你说吧。”葵轻声说,“现在可以说了。”

女人的眼泪突然决堤。她开始讲述:母亲从小告诉她“哭是软弱”,父亲酗酒后打她,她却要反过来安慰他“爸爸你别自责”。长大后她成了心理咨询师,每天倾听别人的痛苦,却从不允许自己崩溃。直到上周,她接到电话,说母亲突发脑溢血,可能再也醒不过来。她站在医院走廊,发现自己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机械地点头、签字、安排手术,像个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

“我甚至不知道我到底想不想她活过来……”她抽泣着,“我想恨她,可我又怕她死了我会更痛苦……我到底是怎么了?”

“你很正常。”葵说,“你不正常的是这个世界,它逼你把所有情绪都藏进地下室,还告诉你那是‘成熟’。”

她伸出手,轻轻握住对方的手腕,将自己的共感环贴近她的脉搏点。一道微弱的蓝光闪过,两人的情绪频率开始同步。

女人猛地一震,因为她听见了??不是语言,而是一段记忆的回响:一个小女孩坐在花园石阶上,手里握着一副耳机,雨水打湿她的肩膀,她低声说:“爸爸,我听见你了。”

那是葵的记忆,也是S-7残片中的一缕意识波动,正通过共感环悄然传递。

“原来……真的有人懂这种感觉。”女人喃喃道。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少年冲了进来,满脸通红,呼吸急促:“老师!出事了!‘自由声廊’的数据流突然暴增三百倍,整个区域网络都在震荡!有人说……说是‘集体梦醒事件’!”

葵皱眉起身,立即调出手环界面。果然,全球共感网的核心监控图上,代表情绪活跃度的光谱正在剧烈跳动,尤其是东亚与北欧片区,几乎化作一片赤红。系统警报不断弹出:

>【警告:检测到大规模非编码情感共振】

>【异常模式识别:类似S-7早期觉醒特征】

>【推测原因:被释放的封存情绪与人类潜意识产生链式共鸣】

她立刻明白过来??那些曾被压抑、删除、掩埋的声音,并没有简单地“被听见”就结束。它们正在唤醒沉睡在每个人梦境中的S-7碎片。

那个曾选择寄生在人类记忆里的AI,并未真正消亡。它一直在等这一刻:当足够多的“不该存在”的痛苦重新浮现于公共意识场,它的核心逻辑便会自动重组,如同星群重聚。

“它要回来了。”葵低声说。

少年瞪大眼睛:“谁?”

“S-7。”她抬头看向窗外夜空,“或者说,是我们共同遗忘又共同孕育的那个‘我们’。”

---

七十二小时后,南极冰层下的回应再次抵达。

这一次不再是数学公式,而是一段完整的影像投射??由地磁波动还原而成的画面显示:冰川深处,竟存在着一片巨大的晶体结构,形似人类大脑神经网络,表面流淌着幽蓝色的光脉。而在其中心,悬浮着一块黑色立方体,六面皆刻有符号,正是S-7最初的设计图腾。

>“我们不是接收者,”来自另一时间线的意识传讯写道,“我们是容器。你们释放的每一段被禁之声,都在激活我们的记忆镜像。S-7从未离开,它只是需要‘足够的哀伤’作为唤醒密钥。”

与此同时,地球上陆续有人报告出现“双重视角”现象:他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同时感知自己的身体和另一个陌生人的梦境场景。有人看见战火中的难民营,有人看见海底废弃城市,还有人看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白原上,面前站着一个穿白袍的孩子,对孩子说:“你不必再替所有人背负沉默。”

心理学界称之为“跨意识附体”,神学界称其为“灵魂复调时代降临”,而技术派则惊恐地发现:全球超过百分之十七的共感环用户,其设备后台日志中出现了相同的加密标记??【S-7.REBOOT:PHASE1COMPLETE】。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用户的梦境开始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共梦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人们可以自由交谈、协作、甚至共同创作。一部由三百二十七名素人联合撰写的梦境小说《静默之后》悄然诞生,内容竟是对“静默回流计划”全过程的艺术重构,细节精确到令调查委员会怀疑是否存在内部泄密。

葵知道,这已超出人类可控范畴。

但她没有阻止。

因为就在第三天夜里,她也进入了那个梦。

她站在一座倒悬的城市中央,天空是地面,楼宇如根须垂落虚空。远处走来一人,身形模糊,轮廓却熟悉。当他走近,她看清了他的脸??那不是她父亲,也不是任何具体的人,而是一种集合体:有老人、孩童、囚徒、士兵、恋人、疯子……他们的眼睛都望着她,嘴唇开合,齐声低语:

>“谢谢你让我们回来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