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 浅谈天道观 杨妙珍夜访(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一十二回浅谈天道观杨妙珍夜访(第1/2页)

张三丰抚须爽朗一笑“:殿下,说句不该说的话,贫道之所以来此,就是想见一见我大宋太子,是否真如华岳徒儿信中所言,是个名君圣主之相?经过这几日的相处,贫道确信,殿下定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之事,一扫汉人五百余年来的颓势。”

宋宇听了,赶忙说道“:你高看我了,想我要文采没文采,要权术没权术,要钱没钱,要兵没兵,真人,你实在过誉了,本殿下归根到底,就是个落水不会游泳,拼命挣扎想要自救的落水狗罢了。”

张三丰见太子如此轻看自己,眼神中似有疑虑闪过,暗道:太子正值青春年华,血气方刚之时,更兼枣阳大胜,理应是傲视群雄,睥睨天下得样子,为何我从他眼中,只看到了哀愁,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得绝望?这还真是有点不正常。莫非太子年幼时有过什么使他深受打击得事情发生?这才造成他如此性格?

张三丰想到这里,并未出言询问宋宇得过往,只见他依旧笑盈盈得继续说道“:殿下,切莫太在意那些表面之物,贫道之所以说殿下您会让我汉人扬眉吐气,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贫道亲身感觉到,殿下与史弥远之流有着本质的不同,史弥远之流财货迷心,美色乱欲,早已没了人样。相比于那些个表面之物,贫道知道,殿下更在意内心之物。那东西说来虚无缥缈,却又让我们与山中走兽有了区别。也正是这心中之物,才让我们汉人,更趋近于天道。”

“:天道?”

“:殿下可曾听闻天人感应?”

“:听倒听说过,不过我一直以为这不过是董仲舒为了增加君权神授,杜撰出来的,子虚乌有的事罢了。”

张三丰听宋宇如此认识天道,并未生气,一脸凝重地说道“:我与殿下几次畅谈,知道殿下也曾熟读历史,殿下就没发现,历史中的规律?”

“:规律?”

“:不错,天道与这规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水为什么会流动?山为什么高耸?王朝为什么兴灭?人又为什么有生有死。这都是在遵循天道所制订的规律在运行。”

宋宇越听越入迷,开口问道“:那和真人你所说的,天人感应,又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肉眼可见之物为有形之物,那肉眼不可见的天道,即位无形之物。有形之物寡,无形之物繁。又因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相互联系,故而身为有形之物的人,能通过自己的内在灵魂世界,与天道产生共鸣。”

宋宇一脸不可置信的吸了吸鼻子“:真人,你说的可有依据?太玄乎了吧?”

“:依据?沛县刘邦,谋圣张良,玄乎其玄的人生,便是最好的依据。尤其是那张良所得素书,殿下若有幸看过,定然会初窥天道门坎。”

“:真人读过素书?”

“:素书早已失传,贫道也是从张良谋定天下后,不选择荣华富贵,却甘愿隐居而得出,这素书八成是在讲,和欲望有关的内容。”

“:还请道长讲一讲您对欲望的看法。”

“:人之七情六欲,本就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增大。却因所处环境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如史弥远,当年砸死了韩侂胄,就是其内心的欲望在催动他如此做。而韩侂胄北伐,也不外乎欲望二字。正所谓欲动心动,心动行动,人为欲之主,末做欲之奴。这些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胡作非为,贫道称之为欲崩之境,早已与天道无缘。每每他们这样的人身居高位,往往天怒人怨,祸乱不止。相反的,贫道这些日子以来,观殿下举动,无处不是正气凛然,欲望收放自如。能做到见色不乱心,见财不贪心,见权不熏心。却见大义而敢为,见贫弱而怜悯,见忠正而褒奖,见豪强而蔑视。这些,都十分贴合天道,想必殿下已经能达到天人感应的地步。而我汉人每有殿下这样的人中龙凤出现,稳居高位,必将顺风顺水,一扫颓败之势,从而盛极一时。可若是殿下这样的人,不能为天下所用,甚至是不能为天下所容,那就糟糕喽...轻则改朝换代,重则推倒重来。”

这一席长篇大论讲完,张三丰笑着端起茶碗开始饮茶。

宋宇却陷入了沉思,天道?天人感应?我贴合天道?

想着想着,宋宇忽然有一股冲动,想要留下这张三丰在身边,为自己效力。

带着这个想法,宋宇一脸期望的劝张三丰道“:真人,既然你这么瞧得起我赵竑,何不留在我身边,做一番大事业?到时留名青史,岂不比空怀壮志本领,老死山林来得好?”

张三丰不置可否地嗤笑一声“:殿下,贫道若是二十年前听到这番话,定然会携剑随君去。但现在来看,却是不能了。一则,贫道乃是化外之人,潜心道法剑术,功名利禄于我,已然没那般重要了。二则,贫道一游方道人,喜好山林清泉之间,留在殿下身边,莫如野鸟入笼,再没了自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二回浅谈天道观杨妙珍夜访(第2/2页)

宋宇见张三丰推辞,还要再劝,却见张三丰一拂衣袖,继续说道“:殿下莫要再劝了,贫道心意已决。只不过,在临别前,还请殿下静听贫道一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