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皇帝赐丹书铁券(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话直戳要害,赵德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缩着脖子退了回去。百官们面面相觑,看向三崽的目光里满是震惊——谁也没想到这三个不过七八岁的孩子,竟有如此锐利的言辞。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四、皇帝拍板,丹书铁券
“够了。”一声低沉的嗓音突然响起,打破了殿内的寂静。皇帝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随着动作流淌出华贵的光泽,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独有的威压,压得满殿百官齐齐低头。
“沈氏青萝,去年河南赈灾捐粮捐银,救万民于水火;今岁幽云关之战,以机关助镇北军破敌,减少将士伤亡无数,此乃功在社稷之举。”皇帝目光扫过百官,在魏成与赵德昌身上稍作停留,语气渐沉,“镇北侯萧执,镇守北疆十年,此次更是率军大破匈奴,拓土千里,忠勇无双,朕心甚慰。”
他顿了顿,抬手示意太监上前,只见两名太监捧着三个锦盒缓步走出,锦盒打开的瞬间,金铁之光透过烛火映亮了每个人的脸——里面正是丹书铁券,券上“免死”二字由朱砂填就,格外醒目。
“朕今日颁下丹书铁券三面,赐免死金牌各一。”皇帝的声音掷地有声,“沈氏青萝,免死一次;镇北侯萧执,免死一次;沈氏三子,共免死一次。自今日起,再敢妄言‘功高震主’‘沈萧有异心’者,以欺君之罪论处,斩立决!”
话音落下,皇帝拿起玉玺重重盖在丹书铁券上,朱红印鉴落下的瞬间,满殿寂静,唯有玉玺撞击金铁的声响,震得人心头发颤。
五、母子谢恩,百官跪送
沈青萝拉着三崽跪地接旨,锦盒入手沉甸甸的,金铁的凉意透过锦缎传来,却让她心头一片滚烫。她仰头看向龙椅上的皇帝,声音朗朗且坚定:“臣妇沈青萝,携三子谢陛下隆恩!臣妇与镇北侯定当恪守本分,为大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崽也学着娘亲的样子磕头,三个小小的身子动作整齐划一,奶声奶气却无比认真:“谢陛下隆恩!”
百官见状,齐齐跪倒在地,声音响彻金銮殿:“陛下圣明,大胤万年!”整齐的跪拜声震得殿顶的瓦片微微颤动,方才还剑拔弩张的氛围,此刻已全然化作对帝王决断的敬畏。皇帝挥了挥手,沉声道:“退朝吧。”
沈青萝母子捧着锦盒起身,百官们纷纷侧身让开道路,看着他们走出大殿的背影,目光里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审视与锐利,多了几分敬畏与忌惮。
六、归途月下,铁券为盟
出宫时已是深夜,一轮满月悬于夜空,清辉洒满大地。马车平稳行驶在御街上,车内点着一盏琉璃灯,暖黄的光映着沈青萝手中的丹书铁券。她轻轻摩挲着券上的纹路,金铁之光在月光下流转,“免死”二字仿佛化作一轮小小的太阳,驱散了深夜的寒凉。
车帘突然被掀开,一道高大的身影钻了进来,正是刚从军营赶来的萧执。他身上还带着北疆的风霜气息,看到沈青萝手中的锦盒,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掌心,声音低哑却充满力量:“青萝,有这丹书铁券在,往后天下再无人能伤你与孩子们分毫。”
沈青萝抬眸看向他,月光透过车帘缝隙落在他脸上,勾勒出他俊朗的眉眼与眼底的深情。她轻笑一声,将铁券放回锦盒,反手握住他的手:“我要这免死金牌,从来不是为了苟活。萧执,你看这天下,还有多少百姓在挨饿受冻?我想的不是自己免死,是要让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再也不用经历生离死别——我要天下无饥。”
萧执一怔,随即眼中泛起浓烈的暖意。他将她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好,我陪你。你要天下无饥,我便为你守这太平盛世,护你前路无忧。”车内的琉璃灯轻轻晃动,将两人相拥的身影映在车壁上,温馨而坚定。
七、尾声:铁券为印,天下起航
回到沈府时已近子时,府内却依旧灯火通明。沈青萝遣退下人,独自来到书房,将锦盒放在案上,取来笔墨纸砚。宣纸上,一幅《天下无饥图》已初具雏形,上面标注着各地的粮产、灾情与救济方案。
她提起狼毫,在图纸的边角处缓缓添上一行字:“丹书铁券:免死金牌×3,目标——天下无死。”
𝐁q𝔾ok.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