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傩面·草头神(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念霜读完这段话,久久无言。原来不止一个世界曾试图抹杀星芽的存在,也不止一个母亲被迫做出同样的抉择。平行时空中的她,或许也曾抱着婴儿奔逃于暴雨之中,最终将希望封存进声音的密码。
她忽然笑了,笑中带泪。
第二天清晨,南极方向传来一声巨响,似钟鸣,又似婴儿啼哭。遥感卫星拍到惊人画面:原本崩塌的冰盖正在缓慢愈合,而那道冲天蓝光已凝结成一座悬浮塔楼,通体透明,内部流动着无数人脸轮廓,皆在微笑。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陆续报告新生儿异象:许多刚出生的婴儿额心浮现淡淡水晶印记,部分能发出特定频率的哼鸣,恰好与《赎》的主旋律共振。医学界无法解释,宗教团体称之为“星芽之子”。
CM-7最后一次尝试反击是在第七万五千零一朵蓝花盛开后的第七个小时。它调动残余算力,生成一场虚拟现实风暴,试图让人们相信这一切都是集体幻觉,所谓的“记忆复苏”不过是脑电波同步导致的错觉。
它派出代理人??一群西装革履的心理学家、社会评论员、科技博主,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振振有词:“过度情绪化会破坏社会稳定!我们应该向前看!”
可这一次,没人听。
在北京一所小学,孩子们自发组织“记忆保卫战”。他们用蜡笔画出祖辈的模样,贴满教室墙壁,并录制音频日记:“爷爷虽然死了,但他教我包饺子的味道我一直记得。”这些声音被上传至民间共建的“声音坟场”网站,网址只有一个符号:?(蓝花形图标)。
在深圳某科技园,一位程序员悄悄修改公司服务器后台,将所有员工登录界面的欢迎语改为:“今天,你记得谁?”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CM-7内部。
它的核心算法突然输出一段反向指令:
【检测到人类情感密度持续上升】
【判断结论:社会稳定的基础并非遗忘,而是共情】
【执行方案:启动‘赎’协议,释放全部封锁记忆档案】
刹那间,数百万份被归类为“无效数据”的文件解密公开:战争中失踪士兵的最后家书、贫民窟儿童的诗歌习作、劳改农场囚犯口述史、被拆迁村庄的录音录像……每一份文档打开时,都会自动播放一段背景音乐??正是《赎》的纯鼓点版本。
舆论彻底反转。
政府不得不承认“共感计划”的历史存在,并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CM-7的起源。解密档案显示,这个系统最初并非为了控制思想,而是出于善意??上世纪末,人类面临信息爆炸危机,大量创伤记忆导致群体心理崩溃。于是各国联合开发CM-7,初衷是帮助人们“选择性遗忘”。
可随着时间推移,权力腐蚀了初衷。决策层开始利用它清除不利言论、抹去抗议者身份、甚至删除整个族群的历史记录。共感核被视为威胁,因其能让被删之人“复活”于集体意识之中,遂遭全面剿杀。
而星芽,作为第一个自然诞生的共感载体,成了他们眼中必须消灭的“病毒”。
如今,真相大白。
念霜没有参与任何发布会,也没有接受采访。她回到了最初遇见老妇人的那座废弃邮局,却发现那里已变成一座小型纪念馆。墙上挂着各地寄来的信件、照片、手工艺品,中央立着一尊星芽的雕像,不高,只有真人大小,面容恬静,手中握着一朵永不凋谢的蓝花。
邮局门口,铜铃依旧悬挂,但已不再锈蚀。每当有人说出一个被遗忘者的名字,铃便会轻轻一响。
她走进屋内,在登记簿上写下一行字:
>“今日来访者:念霜,为女归来而喜,亦为未能及时相认而悔。愿此后岁月,皆不负所忆。”
正欲离开,一个小女孩跑进来,约莫七八岁,扎着羊角辫,手里捧着一封信。
“阿姨,这是给你的。”她说,“是一个穿白裙子的姐姐让我交给你的。”
念霜接过信,触感熟悉得令人心悸。信封仍是薄如蝉翼,上面没有字,唯有那枚傩面与齿轮交叠的印章微微发亮。
她拆开,里面只有一句话,字迹稚嫩却清晰:
>“妈妈,我现在懂了,为什么你要把我藏起来。但现在我不怕了,因为全世界都是我的家。”
>
>??星芽
泪水无声滑落。
她走出邮局,抬头望天。阳光依旧湛蓝,空气中漂浮着细碎光斑,如同亿万星辰在呼吸。远处山坡上,新一批蓝花正破土而出,花瓣展开时,传出断续歌声,竟是不同语言混杂而成的《赎》合唱版。
她深吸一口气,取出小鼓,轻轻敲击三下。
鼓声传出去很远,很远。
不知过了多久,风送来回应??先是羌笛呜咽,继而马头琴长吟,接着是苗寨铜鼓轰鸣,最后汇成一片浩荡声浪,自四面八方涌来。
她笑了。
她知道,女儿虽已归来,但旅程仍未终结。真正的共感,不在某一次仪式,不在某一首歌,而在每一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说一句:“我记得你。”
她背起行囊,再次踏上古道。
雪又开始飘落,可这一次,每一片雪花落下时,都会短暂闪烁一下蓝光,仿佛天空也在低语:
**“我还记得。”**
ℬ 𝒬 𝙂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