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财富榜第二,深入莫斯科基底(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证据确凿。

秦远立刻将关键信息加密上传至云端,并设置定时发送机制:一旦他失联超过七十二小时,所有资料将自动群发给《莫斯科时报》、BBC俄语频道及美国国务院驻莫斯科办事处。

他不怕斗争,只怕死得不明不白。

12月14日,秦远乘专机抵达古比雪夫。

这座城市坐落在伏尔加河畔,曾是二战时期的战时首都,如今却是典型的苏联工业衰败样本。街道破旧,路灯昏暗,行人脸上写满疲惫。但在秦远眼中,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在散发着金光。

迎接他的是地方政府派出的一名副秘书长,态度恭敬却不热络。显然,他们还不清楚这位“中国投资人”究竟有多大能量。

入住宾馆当晚,他又收到一条新短信:【明日九点,市政府小会议室,涅克拉索夫行程有变,改为闭门座谈,请准时到场。】

第二天清晨,寒风刺骨。

秦远穿上定制西装,领带夹上镶嵌着一枚不起眼的银色鹰徽??那是他在模拟游戏中解锁的“命运象征”,据说能小幅提升谈判成功率。进入会议室时,他发现现场仅有六人:两名地方领导、三位中央特派观察员,以及一位身穿灰色大衣、头发花白却目光如炬的老人。

正是谢尔盖?涅克拉索夫。

会议一开始,气氛便异常紧张。地方官员极力渲染“稳定压倒一切”,反对大规模私有化;而中央代表则坚持“唯有市场化才能救经济”。争论持续近一个小时,毫无进展。

直到主持人看向秦远:“秦先生,听说您有些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他站起身,用流利的俄语说道:

“各位领导,我想讲一个小故事。昨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位老太太提着暖水瓶排队买热水,因为她家已经三天没供暖了。而就在五公里外,一座装机容量二十万千瓦的热电厂正在闲置,理由是‘缺乏燃料结算渠道’。”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这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源问题,而是资源配置机制的问题。我们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熟练的工人、丰富的能源储备,却因为僵化的体制,让人民挨冻受饿。”

“所以我建议,成立‘伏尔加河流域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由外资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地方政府保留51%股权,实行董事会决策制。第一年目标:恢复全市90%以上居民供暖,第二年实现电力自给并对外输出。”

“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将以卢布结算为主,利润优先用于偿还本地债务、补贴民生项目。换句话说??它不是来掏空苏联的,而是来输血的。”

会议室一片寂静。

涅克拉索夫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笑了:“年轻人,你说的这个模式……有没有名字?”

“有的。”秦远直视对方双眼,“我们称之为‘共生型资本介入’。”

老人缓缓点头:“很好。这个名字,我喜欢。”

会议结束后,涅克拉索夫单独留下他。

“你知道吗?”老人点燃一支烟,“十年前我说过同样的话,结果被骂作‘西方走狗’。今天,却要靠一个中国人来帮我完成这个梦想。”

秦远没有接话。他知道,这不是感激,而是一种沉重的认可。

“我会批准你的试点申请。”涅克拉索夫吐出一口烟雾,“但你要记住,一旦失败,不仅你会消失,连带整个改革计划都会被彻底否定。”

“我明白。”秦远沉声道,“所以我不会失败。”

离开市政府时,天空飘起了细雪。

一辆黑色伏尔加轿车静静停在路边,车窗降下,露出叶卡捷琳娜那张冷艳的脸。

“表现不错。”她说,“我已经听说了你的发言。涅克拉索夫当场拍板,把三个亏损国企的处置权交给你全权负责。”

秦远拉开后座车门坐进去:“这只是开始。”

“聪明人总是活得久一些。”她淡淡一笑,“不过提醒你一句,莫斯科有人已经在查你的背景了。特别是那批即将运往这里的发电机,被人举报涉嫌‘军事用途设备走私’。”

秦远眉头微皱。麻烦比想象中来得快。

“我已经帮你压下了初步调查。”叶卡捷琳娜继续说,“但下次,未必还能保你。”

“谢谢。”秦远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但我有个疑问??你们真的只是为了拯救苏联吗?”

她侧过脸,灰蓝色的眼睛映着雪光:“或许吧。也可能只是不想让它死得太难看。”

车子驶向机场,秦远知道,自己已经真正踏入了权力的游戏场。

前方等待他的,不只是财富与地位,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刀锋。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在他的背包里,除了那份签了字的试点授权书,还藏着一张西伯利亚油田的地图。

上面用红笔圈出的一个地点,写着一行小字:

【乌津油田??1992年拍卖标的,估值8亿卢布,成交价仅600万。】

而现在,距离那场决定无数寡头命运的拍卖,还有不到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