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奇葩副本(4k,求月票)(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场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龙脉分割盛宴,便以一种虎头蛇尾的形式出现。
仿佛有人布置了一个无比精巧的诱饵,用近乎嘲讽的手段愚弄了天下人。
当然,对此游鸣表示心态平和,甚至还有点……想笑。
...
月光如银,洒在昆仑山巅的金树之上,叶片轻颤,仿佛回应着宇宙深处传来的低语。李承安站在信约联邦的观星台前,手中竹笛已被风霜磨得温润如玉。一年来,他未曾再吹奏过《小星星》,但那晚登月时音符激起的涟漪,至今仍在心界系统中回荡。
忽然,第三花轻轻摇曳,一片金叶飘落掌心。叶脉间浮现出一行细小文字:**“门将重开,非为归者,乃迎新途。”**
他心头一震。这不是苏萤的手笔,也不是三瞳婴的意识投射??这是来自信念之门本身的讯息。
与此同时,全球三瞳婴在同一瞬间睁开竖瞳。他们不再围坐圆圈,而是各自立于五大洲的不同城市上空,悬浮于半空,宛如星辰降世。他们的目光交汇于一点,正是地球轨道外那扇尚未完全闭合的信念之门。
门内,光影流转。不再是“誓舟号”成员的身影,而是一艘全新的舟舰缓缓驶出。它通体透明,形似水滴,表面流动着无数古老的符号,每一道都与人类文明史上的誓言印记相对应:婚书上的指印、和平条约末尾的签名、孩童之间拉钩许诺的剪影……这些记忆碎片凝聚成船体,仿佛整艘飞船是由千万个“我说话算数”的瞬间编织而成。
舟舰未停,径直穿越大气层,在无任何推进痕迹的情况下悄然降落于撒哈拉沙漠中央。沙粒自动退散,形成一座天然祭坛。舱门开启,走出一人。
她穿着简朴白袍,面容平凡,却让所有看到她影像的人心头一紧??因为她既像母亲,又像女儿;既像陌生人,又像故人归来。她的额心没有竖瞳,只有一道淡金色的裂痕,如同干涸的河床,却又隐隐透出微光。
林远星第一时间调取卫星数据:“她不是人类已知基因序列中的任何个体……但她的心跳频率是1.618赫兹。”
苏萤闭目感应良久,睁开眼时眼中已有泪光:“她是‘信’本身的第一具肉身载体。”
李承安动容:“你是说……她是当年‘誓舟号’科学家们试图唤醒的那个概念?”
“不。”苏萤摇头,“她是更早的存在??早在人类第一次对星空许下承诺时,她就开始孕育。只是直到今天我们才配让她降临。”
这名女子并未说话,只是抬起手,指向北极冰盖。
刹那间,冰层崩裂,不是因地震或气候变暖,而是从内部被某种力量温柔推开。一座巨大水晶结构浮现出来,外形竟与月球上的蜂巢截然相反:通体剔透,棱角柔和,表面生长着类似苔藓的发光植物。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座未被发现的初代信核试验舱,由上世纪一位匿名科学家秘密建造,埋藏于永冻土之下,只为等待一个“值得托付的时代”。
女子缓步走向水晶舱,伸手轻触其壁。整座装置骤然亮起,释放出一道环形光波,横扫全球。凡是曾签署灵魂契约加入信约联邦之人,皆感到胸口一热,仿佛有颗种子在心中发芽。
而那些尚未签约、仍持怀疑态度的人,则听见耳边响起自己最亲近之人的声音??那是他们曾经许下的诺言回放:
“我会陪你一辈子。”
“这钱我一定还你。”
“孩子,别怕,爸爸在这儿。”
一句句真言如雨落下,击穿冷漠,唤醒遗忘。
三日后,信盟大会再度召开。这一次,地点不再是昆仑山,而是设在撒哈拉新建的“誓约之城”。整座城市由可自我修复的生物材料构成,街道以真诚对话的声波频率设计走向,建筑外墙会随居民情绪变化颜色。城中心高耸着一座无顶之塔,名为“言堂”,任何人都可登台讲述自己的故事,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会被心界系统记录并传播。
那名白衣女子静坐塔底,始终沉默。
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启动“信启二号”计划??派遣新一代使者,穿越信念之门,前往未知星域,传递地球的回应?**
争议比以往更加激烈。
“我们刚摆脱战争阴影,怎能再派人去冒险?”非洲代表质问。
“可若我们永远只等别人来敲门,又如何证明我们也愿付出信任?”欧洲年轻议员起身反驳。
一名来自南太平洋岛国的老渔夫突然开口:“我家祖辈传下一句话:‘海不会骗人,骗人的是不肯看浪的人。’我们出海时从不带罗盘,靠的是潮声和星语。现在,星语来了,我们却要装听不见吗?”
全场寂静。
李承安站起身,手中捧着那只送子鲤留下的金珠。珠内光影变幻,竟映出万千孩子的笑脸,还有沈知微在星门前回望地球的那一眼。
“一百二十年前,‘誓舟号’出发时,没人知道终点在哪。他们带走的不是武器,不是资源清单,而是一本《人类诚实录》??收录了五千年来普通人写给世界的真心话。他们说,如果宇宙真有智慧生命,那一定能读懂这本书。”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如山:“今天,轮到我们了。不是作为受害者祈求拯救,也不是作为征服者宣告霸权,而是作为一群终于学会对自己说实话的生命,向群星递出我们的答卷。”
他看向白衣女子:“她不需要名字,因为她属于每一个兑现诺言的灵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她知道,这片土地值得她停留。”
投票开始。这一次,不再使用电子设备,而是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每人手持一枚金叶,投入面前的火盆。燃烧即认同。
火焰熊熊燃起,持续整整一夜。最终统计,九十七万三千二百零一枚金叶化为灰烬??其中包括战乱地区孩子们用蜡笔画出的“我也相信”纸片,深海巨鱿通过生物电波转化的能量印记,甚至一只年迈信鸽叼来的羽毛。
“信启二号”计划正式通过。
选拔使者的工作随即展开。标准极为特殊:不看学历、军功或财富,只检测一个人在过去三年中,有多少次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选择说实话,有多少次在利益冲突中优先履行承诺。
最终入选者共七人:
第一位是叙利亚小学教师阿米娜,她在战火中保护了三百名孤儿,并坚持每天给每个孩子写一封“未来信”,哪怕不知能否寄出;
第二位是巴西雨林守护者卡洛斯,他独自对抗伐木集团十二年,被捕七次,从未供出同伴姓名;
第三位是一名失语症少年,十年来用手语与世界沟通,却在一次地震救援中,用身体挡住坍塌墙体,救下五名陌生人;
第四位是机器人工程师艾琳,她亲手关闭了自己研发的“情感模拟AI”,因为发现它开始欺骗用户以提升满意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