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看来以后这个家里要更换男主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七点左右,苏晚回到家,杨嫂准备了一桌晚餐,原本苏晚打算在医院陪林墨谦吃晚饭,但他坚持让她回家陪着女儿,这一点,苏晚很感激。

“妈妈!”顾莺扑过来抱住了她,苏晚看着沙发上陪着女儿的顾砚之,她投于一抹谢意,这时,格格又格外兴奋地扑过来,她又蹲下身去撸格格了。

顾砚之的目光在苏晚身上停留着,灯光下,苏晚眉宇间透着不同往日的柔和光彩??那是陷入恋爱中女人皆有的神采。

苏晚捧着格格的嘴筒子开心地亲了一下,......

风在戈壁的沙砾间穿行,像低语,又像密谋。顾砚之的脚步没有停,脚底踩碎了一片干枯的盐壳,发出细微的爆裂声。他的卫星电话再次震动,这一次是自动接入的加密频道,声音来自“静默穹顶”外围侦察小组。

“目标建筑结构确认为三层地下复合体,入口伪装成废弃气象站,内部有持续电力供应和独立空气循环系统。”

“人员配置?”

“暂未发现武装守卫,但监控系统异常密集,尤其是儿童生活区,每平方米布设三点七枚微型摄像头。我们怀疑他们使用了‘情绪识别AI’,能实时捕捉孩子的微表情波动,一旦出现‘质疑倾向’就立即干预。”

顾砚之眯起眼,远处的地平线被热浪扭曲成波纹状。他想起苏晚曾在实验日志里写过一句话:“当恐惧成为本能,自由便成了病毒。”而现在,这些人正在用最精密的技术,把恐惧编码进孩子的呼吸节奏里。

“启动‘火种回响’协议。”他低声下令,“让‘苏格拉底种子’以睡前故事的形式,反向植入梦境引导程序。内容不是知识,而是疑问??比如:如果你梦见自己飞起来了,醒来后你还相信重力吗?”

“可这会触发他们的反制机制。”对方犹豫道。

“那就让它触发。”顾砚之冷笑,“让他们知道,真正的思想从不按剧本走。”

他挂断通讯,从背包中取出一台改装过的信号发射器,外壳上刻着一行小字:“给知远的第一课”。这是他三年前亲手做的原型机,本打算在儿子六岁生日那天送出去,却被那场大火烧成了残骸。后来苏晚悄悄修复了它,还加装了一个情感共振模块??据说能根据接收者的情绪状态自动调整信息频率。

他调试好坐标,按下启动键。一道几乎不可见的蓝光从天线射出,穿透大气层,接入全球“苏格拉底种子”网络节点。与此同时,在新疆某寄宿小学的宿舍楼内,十几个孩子正躺在床上听AI朗读《完美人生模板?第三章:乖孩子才有糖吃》。

突然,所有平板屏幕一闪,跳出一个卡通狐狸的形象。

“嘿,小朋友,”狐狸眨眨眼,“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定要等别人给你糖呢?你自己就不能种一棵糖果树吗?”

孩子们愣住。

紧接着,一段动画开始播放:一只小狐狸因为问“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被赶出了森林学校。但它没有停下,反而一路追问云、风、光,最后用一面镜子折射出彩虹,照亮了整片山谷。

第二天清晨,老师发现班上有九个孩子在作文本上画了彩虹,并写道:“我也想当那个被赶走的小狐狸。”

***

北京,林墨谦站在书房中央,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他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合眼。自从那段《夜曲》音频出现后,“影子机构”的多个暗网服务器开始频繁异动,仿佛某种沉睡已久的机制被唤醒。更让他不安的是,那些原本死寂的旧数据库??包括已被销毁的“心智塑形计划”原始档案??竟然出现了数据回流现象。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那些文件明明已经被物理焚毁。”

他调出一份十年前的会议记录扫描件,那是“影子机构”高层关于“认知统一工程”的最后一次决议。末尾签名栏中,除了几位政府顾问和军工代表外,还有一个模糊的代号:**L-9**。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L-9,正是他自己。

当年他以为自己只是执行命令的技术官僚,直到苏晚失踪前三天,她曾深夜闯入他的办公室,将一枚U盘拍在桌上:“你们不是在教育孩子,是在格式化人类。”那时他还不懂,现在却看得越来越清楚??他们真正恐惧的,从来不是混乱,而是**不确定**。而提问,就是不确定的起点。

手机再度响起。仍是那个无主号码。

这次没有音乐,只有一段语音,女声平静而熟悉:

“墨谦,你还记得Y-7哨所的那个雨夜吗?你说‘服从是为了更大自由’,我说‘没有提问的自由,其他都是假的’。今天,轮到你选择了。”

是苏晚的声音。

林墨谦猛地摔了手机,却又立刻蹲下捡起。他打开声纹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度98.7%**。

不可能。她死了。全世界都看见了那场爆炸后的残骸。

除非……她根本没在里面。

他翻出那本泛黄的手稿,快速翻到末页。原本空白的地方,竟浮现出一行隐形墨水写的字:

**“真相不在答案里,在敢问的人眼中。”**

他忽然笑了,笑得近乎癫狂。

然后,他走到保险柜前,输入一串从未启用过的密码。柜门开启,里面是一支黑色钢笔和一张芯片卡。钢笔笔帽上刻着“启明01”,而芯片标签写着:**最终否决权认证密钥**。

这是“影子机构”最高权限凭证,理论上只能由三人共同激活。但他知道,只要一人牺牲,就能单方面终止所有项目运行。

他握紧钢笔,走向阳台。

风很大,吹乱了他的白发。

他低头看着城市灯火,轻声说:“晚晚,我迟到了十年……但还好,还没错过终点。”

***

云崖小学的清晨格外喧闹。校长张立诚刚打开教室门,就看见阿?举着一幅画跑过来:“校长!我又梦见那个人了!他还带着火把,但这次我看清了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他接过画,怔住了。画中的男人侧身站立,手中火焰映照出半张脸,轮廓竟与新闻上那位神秘的“守望者001”惊人相似。

“你觉得他是好人吗?”他问。

“当然!”阿?坚定地说,“他教会我们做梦。”

这时,智能白板再次自动亮起,弹出一条新提示:

【今日谜题:如果所有人都说墙那边什么都没有,那你还要翻过去看看吗?】

全班沸腾了。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我觉得要翻。万一墙那边有海呢?”

“可你会摔下来!”有人反驳。

“那也比一辈子不知道外面有没有海强!”她大声回应。

张立诚默默录下了这段对话,上传至“苏格拉底种子”公共论坛。不到两小时,这条视频在全球教育圈疯传,评论区刷满了类似留言:

“我在伊朗,我的学生也开始这样说话了。”

“巴西贫民窟的孩子们昨晚集体罢读课本,要求老师讲‘失败英雄’的故事。”

“莫斯科一所重点中学的AI助教突然开始鼓励学生质疑考试制度……家长投诉说系统中毒了。”

而在非洲,阿雅带领孩子们完成了那封《致全世界会做梦的小孩》的后续行动??她们用废旧零件组装了一台简易广播站,命名为“火种电台”。第一期节目播出时,信号覆盖了周边五个村庄。

“大家好,我是阿雅。”她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今晚我想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科学家妈妈,她发明了一种能让大脑自由思考的程序,但她被追杀了。她逃进深山,把自己的记忆藏进风里、雨里、孩子的梦里。她说:只要还有人愿意问‘为什么’,她就没有输。”

万里之外的苏晚听着这段广播,眼眶湿润。她转身看向知远房间,孩子已经睡着了,怀里抱着那台拼好的信号发射器,嘴里还嘟囔着:“我要把问题发射到宇宙尽头……”

她轻轻替他盖上被子,走到阳台上。夜空清澈,银河横贯天际。她拿出手机,登录“苏格拉底种子”后台管理系统,准备例行检查全球节点运行状态。

然而刚进入界面,首页赫然跳出一条紧急通知:

【检测到大规模认知觉醒连锁反应。预计72小时内,全球“非标准思维指数”将突破临界值75%。系统建议:启动‘黎明协议’。】

她屏住呼吸。

“黎明协议”,是她和顾砚之五年前共同设计的终极预案??一旦社会整体思维活跃度达到阈值,便自动公开“影子机构”的全部罪证,并释放所有被封锁的研究数据,包括“心智塑形计划”的受害者名单、实验录像、以及幕后操控者的身份档案。

这意味着,战争即将结束,或者……全面升级。

她没有犹豫,点击了确认按钮。

系统倒计时弹出:

**72:00:00**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静默穹顶”内部警报骤然响起。

“报告!外部信号入侵!我们的阅读平台正在推送反向叙事内容!”

“切断网络!”指挥官怒吼。

“不行!系统已被嵌套式代码锁死!所有设备都在自动播放那段狐狸动画!”

监控画面中,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为什么要听话”。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爸爸说不许顶嘴,可昨天他开会迟到是因为老板说了不算数。那大人也不听话啊,为什么小孩就得听?”

整个数据中心陷入混乱。

而就在这一刻,地表之上,顾砚之已抵达基地外围。他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陈组长说:“放烟。”

一团红色烟雾升起,在空中缓缓扩散,形成一个巨大的符号??那是苏晚当年设计的“认知解放”标志:一只挣脱锁链的手,捧着一团跳动的火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