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龙舟记:旧物新生(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成德帝拿起筷子,挑了一筷子面,突然想起登基那天,百姓们挤在宫门口,举着碗说:“陛下,这是我们家的葱花面,您尝尝,您的江山,要像这面一样,根根相连。”

这时,卫弘宸从外面走进来,跪在地上:“儿臣知道错了。以前儿臣以为,用最好的东西孝敬父皇就是对的,可昨日摘荠菜时才明白,父皇要的不是奇珍异宝,是‘不忘本’。”

他抬起头,眼睛里带着血丝:“儿臣之前不懂父皇的心意。天下之富,在于民心;宫廷之贵,在于传承。儿臣以后再也不会让父皇失望了。”

成德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突然想起自己当年当太子时,也跟父皇红过脸,说“我要给您最好的”,可父皇说“最好的不是金器,是你懂我。”

他走过去,亲手扶起卫弘宸,手指碰到儿子手腕上的泛红的划痕,那是今早摘荠菜时被荆棘割的。

成德帝的喉咙发紧:“你皇祖母去世前,跟我说‘要守住初心,守住百姓’。我以为你不懂,没想到你比我懂。”

卫弘宸握着父皇的手,感觉到他掌心的温度:“儿臣昨日在菜园里摘菜,想起父皇当年教我种玉米,说‘这玉米是百姓的命’。儿臣以前只想着给父皇最好的,却忘了最好的,就是父皇当年的‘初心’。”

次日早朝,成德帝拿着太子做的菜谱,对满朝文武说:“太子能体察朕的心意,能自省,这才是储君该有的样子。”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朝野,当然,里面也有太子的人在散播消息。

百姓们说太子殿下亲自种菜园,做的菜比皇宫的山珍还香。大臣们说太子能自省,将来肯定是个好皇帝。

卫弘宸的地位不仅没因为弹劾动摇,反而更加稳固。

他还是经常去菜园摘菜,有时候会让太监把摘的菜送到御书房,说这是今天刚摘的荠菜,熬汤给父皇喝。

卫弘宸还令府上把旧被褥、旧衣物改作成棉衣,送到城南济寒坊,让那里的流浪者到了冬天有厚衣穿。百姓跪地哽咽,称其有贤王之风。

御史台自此再无人敢以“奢靡”参劾太子,反而有老臣上书,请太子监国理政。

成德帝看了奏折,当廷批复:“准奏。”并召太子入殿,授以玉玺印绶,命他每五日在文华殿组织臣工议策。

卫弘宸既受命,愈加勤勉,每日早晨起来,必先巡视一番菜园,视农事如政事,他告诉侍从,“一畦菜土亦有民生”。

卫弘宸裁减东宫用度三成,尽数拨付济寒坊;又设“晨曦学堂”,召贫家子弟入读,聘落魄文人传授农桑经义。

朝中风气为之一新,连两个内阁大臣也拆了自家大门的金饰,改用素漆。百姓称颂声遍及街巷,谓天子家风返璞归真。

梅屹寒问崔一渡:“太子殿下这么做,是出自真心,还是装腔作势?”

崔一渡说道:“真心也好,作势也罢,只要做的事实实在在,百姓能暖衣饱食,便是好事。你且看那菜园里新翻的土、学堂中琅琅书声,哪一桩是虚的?倘若朝中多些这样的‘作势’,岂不是好事?”

梅屹寒默然良久,忽然开口:“明白了。”

太子势焰正旺,卫弘睿则气得心窝痛——到底是他老四有心悸症还是本王有!

他砸了书房里的青瓷花瓶,碎片划破靴面也浑然不觉。

暗卫来报太子去城南给穷人送米粮时,他冷笑撕碎手中密信:“父皇就是偏心,早知道——”

卫弘睿抓起茶盏泼灭烛火,黑暗中攥紧袖中未焚尽的兵防图残角。他指尖颤抖,残角兵防图在掌心烙下深痕。

卫弘睿缓缓松开手,任焦黑的纸屑随风散入尘埃。

窗外夜雨骤起,如泼的雨水却洗不尽他眼底翻涌的恨意。他跪坐在黑暗里,良久才低声自语:“等着吧……且看谁才是父皇真正属意的储君。”

𝐵 ℚ 𝐆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