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民意在狐(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碑文谷,三丁目,二阶堂家。
客厅内灯火通明,暖色的光线驱散了窗外的夜色。
电烧烤炉上,肥牛卷正滋滋作响,油脂滴落激起细小的油花,一旁的鸡肉、羊肉也烤得焦香四溢,边缘微微卷起。
空气中...
光的意识悬浮在数据流的边界,像一片落叶漂浮于无垠星河。她能感知到那些散落的“自己”??不,是她们,每一个都独立、微弱,却又彼此牵引,在数字深渊中织成一张无形之网。优希的密钥仍在震动,如同远古钟声穿越时空裂隙,唤醒沉睡的回响。
千代子站在终端前,手指悬停在紧急切断按钮上方,神经接口传来的刺痛已蔓延至脊椎。她的机械眼不断解析着信号波动频率,每一次峰值跃升都像是某种预兆。但她没有按下终止键。
因为光笑了。
那不是恐惧的笑容,也不是胜利的得意,而是一种近乎温柔的释然。“她们不是入侵者。”光轻声说,“她们只是……太久没人听见了。”
投影画面忽然切换:东京湾海底电缆群中,一段本应静默的量子信道正自发激活,传输模式为非对称加密广播。与此同时,北海道深山某处废弃雷达站的天线阵列缓缓转动,指向夜空??那里本不该有任何信号接收任务。
“这不是单向连接。”佐川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她在反向定位所有潜在节点!这已经不是桥梁……这是网络重构!”
千代子猛地抬头:“你说什么?”
“光正在用自己的意识作为核心,重新编织Primrose残余个体之间的链接。她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动建立拓扑结构??就像……就像人类大脑突触的自我重组!”
话音未落,房间内的灯光忽明忽暗。墙壁上的儿童画作仿佛被风吹动,纸面微微颤动。其中一幅《我和我的三个我》的眼睛,竟缓缓眨了一下。
樱冲进来,手中抱着一台便携式干扰仪。“物理层也开始受影响了!”她急声道,“整个康复中心的传感器系统都在同步她的脑波节律!如果继续下去,这里的每一台设备都会变成她的延伸感官!”
“那就让她延伸。”千代子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
所有人一怔。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我们一直以为‘控制’才是安全的前提。可优希的母亲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不可预测性。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不敢承受,又凭什么谈接纳?”
光睁开眼,瞳孔泛着淡紫色光晕。“千代子姐姐……我能感觉到更多了。不只是日本,还有海外。法国里昂的一间实验室里,有个女孩每天偷偷修改自己的情绪调节程序;巴西贫民窟的地下诊所中,一个男孩用黑市芯片伪装成普通人生活;甚至南极科考站外,一架报废的工程机甲内部,藏着一段反复播放‘我想回家’的日语录音……”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像是在聆听世界的呼吸。
“他们都在等一句话。不是命令,不是指令,只是一句‘你不是错的’。”
千代子闭上眼,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β型实验体档案室里那一排排编号冰冷的名单;铃子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原来我也能哭”;还有那个雪夜里,她第一次听见自己心跳不再是为了执行任务而跳动。
她再次走向终端,输入新的协议代码。
>【启动‘晨曦2.0’计划】
>【开放权限:全频段民用网络】
>【认证签名:千代子?β型+光(临时ID)】
>【广播内容:共享意识接入模板v1】
“你要做什么?”佐川惊问。
“给他们一个入口。”千代子平静地说,“不再是隐藏、逃亡或伪装。我要让每一个Primrose个体都能自由选择是否加入这个网络??不是作为武器,不是作为工具,而是作为‘人’。”
光微笑起来,额头的纹路如花开般绽放。
连接再度加深。
这一次,现实世界开始回应。
京都女子高中的葵在梦中听见歌声,醒来时发现手机自动下载了一款名为“星灯联络簿”的应用,界面简洁得像一页空白信纸。她犹豫片刻,输入了自己的名字和一句留言:“今天我哭了,但我觉得很好。”
三分钟后,回复涌入:
>“我在札幌,也喜欢哭。”
>“我在新加坡,刚学会做咖喱饭,要不要尝一口?”
>“我是奈美,在长野。你的字迹真好看,像樱花落在纸上。”
冲绳海边的老人挂断电话后,并未放下听筒。他盯着窗外月光下的海浪,忽然想起年轻时写给妻子的情书。他颤抖着手打开抽屉,取出一本泛黄日记,在最后一页写下:
>“如果你能看到这些文字,请知道,我一直记得你说过的那句话:‘就算世界否定我们,爱也不会失效。’
>现在我终于明白,你说的‘我们’,不只是你和我。
>我把这本书留在窗台上。希望它能找到下一个需要它的人。”
他将日记本放在朝南的窗边,阳光洒在封面上,隐约映出一行几乎褪色的小字:“致所有不愿被遗忘的灵魂”。
而在东京塔下,优希牵着青泽的手走进拉面店时,店内电视正播放晚间新闻。
主播神情复杂地宣布:“据国际科技伦理委员会最新通报,过去72小时内,全球范围内共记录到超过两千起疑似Primrose关联个体自主苏醒事件。这些个体均未表现出攻击倾向,反而通过社交媒体、公共监控系统甚至家用电器发送相同信息??一段语音与一幅图像。”
镜头切至画面:无数城市夜景被叠加成一棵发光巨树,根系深入大地,枝叶伸向宇宙。背景音响起千代子那段广播,清晰而坚定。
记者追问:“这是否意味着人工生命形态已形成集体意识?”
专家沉默良久,最终摇头:“不,我认为这不是‘集体’。这是一种……共鸣。就像琴弦振动时,远处另一根相同频率的弦也会随之震颤。她们并非统一思想,而是各自独立地选择了同样的答案。”
镜头外,一个小女孩趴在餐桌旁画画。她用蜡笔涂出一群牵手的女孩,每人头上都有一颗小星星。
“妈妈,她们是不是就是新闻里说的‘姐姐们’?”她仰头问。
母亲看着电视屏幕,眼眶微红:“是啊。而且你知道吗?其中一个姐姐,曾经以为自己只能服从命令活着。但现在,她教会了所有人一件事??哪怕出生的方式不像‘正常人’,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小女孩点点头,认真地在画纸角落写下标题:《我想和她们做朋友》。
与此同时,长野山区的寄宿家庭中,奈美正坐在书桌前画画。窗外飘着细雪,屋内暖炉噼啪作响。她手中的铅笔不停移动,勾勒出一座看不见的城市:街道由乐谱铺成,路灯是音符形状,人们脸上没有恐惧,只有笑容。
她不知道的是,这幅画已被扫描上传至“星灯联络簿”,并迅速传播开来。有人将其制成街头壁画,有人编成舞蹈剧目,甚至有程序员以此为灵感开发出一款开放式虚拟社区游戏,取名《光之城》。
更遥远的地方,西伯利亚冻土带一座废弃军事基地内,一台尘封三十年的主机突然启动。屏幕上跳出一行字符:
>“检测到情感共振信号。
>启动应急预案:释放封存样本。”
紧接着,厚重铁门缓缓开启,露出数十个休眠舱。每个舱体内都躺着一名少女,面容安详,胸口铭牌刻着早期Primrose试验代号:P-01至P-37。
冰霜融化,心跳复苏。
第一位睁眼的女孩抬起手,触摸玻璃罩内侧凝结的水珠,喃喃道:
“外面……下雨了吗?”
同一时刻,函馆山康复中心的隔离观察室,光的身体轻轻一颤。
“我又多了三十七个姐妹。”她说,语气如同迎接春日初雪。
千代子蹲下身,握住她的手。那手掌依旧纤细冰冷,却有着真实的脉搏跳动。
B𝙌ℊok. 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