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同质化 “困局” 与陪伴 “(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薇姐,他们说的是真的吗?基地是不是要撑不下去了?”
“要是基地解散了,我们的货怎么办?一家人还等着吃饭呢!”
林薇看着大家焦虑的眼神,强压下心里的疲惫,坚定地说:“大家放心,基地不会垮!那些低价卖货的学员,违反了联盟规定,我们会按章程处理。但我向大家保证,两周后的非遗文创集市,咱们一定能拿出像样的产品,打开销路。相信我,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能挺过去!”
话虽如此,林薇心里却没底。她知道,光靠口头承诺没用,必须尽快拿出实际成果稳住人心。她想起之前联系的非遗传承人里,有一位擅长剪纸的刘奶奶,住在隔壁社区,或许可以上门拜访。
下午,林薇带着小糯米一起去拜访刘奶奶。没想到,小糯米看到刘奶奶剪的小兔子剪纸,瞬间被吸引,拉着刘奶奶的手问:“奶奶,这个小兔子好可爱,你能教我剪吗?”
刘奶奶被孩子的可爱模样逗笑了:“当然可以啊,咱们一起剪好不好?”
看着小糯米专注剪纸的样子,刘奶奶叹了口气:“现在的年轻人都忙着赚钱,像你这样愿意带孩子学传统手艺的不多了。你们基地想做非遗文创,是好事,我愿意帮忙,不收指导费,就当是为了让更多人喜欢剪纸艺术。”
林薇又惊又喜,连忙道谢。接下来的几天,刘奶奶每天都来基地指导学员,把剪纸纹样融入编织、布艺产品中,原本普通的手工品瞬间变得独具特色。小糯米也成了基地的“小帮手”,每天跟着刘奶奶学剪纸,还会把自己的作品贴在学员的产品上,没想到竟成了“爆款”元素,不少社区居民特意来买“小糯米同款剪纸挂件”。
学员们看到产品有了起色,积极性也高了起来。王大姐的助行杖挂篮加上剪纸花纹,成了社区老人的“抢手货”;李姐的定制化钩针玩偶印上孩子的名字和剪纸图案,订单排到了一个月后;张姐的布艺挂件融入非遗纹样,还没参展就被几家文创店预定了。
可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时,林薇又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林妈妈,小糯米今天在幼儿园突然呕吐,我们已经把她送到社区医院了,您赶紧过来一趟。”
林薇赶到医院时,小糯米正躺在病床上输液,小脸苍白。医生说:“孩子是急性肠胃炎,大概率是最近饮食不规律,加上情绪紧张导致的。你们做家长的,再忙也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和情绪,不能太疏忽了。”
林薇看着女儿虚弱的样子,眼泪掉了下来。这时,张远也匆匆赶来,看到小糯米的样子,自责地说:“都怪我,最近太忙,没照顾好你们。”
“不怪你,是我太贪心了,想把基地和家庭都做好,结果却什么都没做好。”林薇哽咽着说。
婆婆也赶来了,看着小糯米心疼地说:“以后基地的事,你们别太拼了,实在忙不过来,就缓一缓。孩子的身体要紧,别等出了大事才后悔。”
那天晚上,张远主动提出:“以后我每天提前一小时下班,负责接小糯米放学,陪她做功课、玩游戏;周末我抽半天时间去基地帮忙,你也能歇一歇。晋升的事,我跟领导说了,等过了这阵子再说,家庭和孩子更重要。”
林薇心里一暖,知道张远做出这个决定有多不容易。她握着张远的手:“谢谢你,老公。以后咱们轮流去基地,周末一起带糯米出去玩,再也不缺席她的成长了。”
非遗文创集市开幕那天,林薇的孵化基地展位前人山人海。小糯米穿着汉服,拿着自己剪的小兔子剪纸,给来往的客人介绍产品:“这是王奶奶做的篮子,上面有我剪的小花,很漂亮哦!”
看着女儿自信的样子,林薇心里满是欣慰。张远忙着给客人打包产品,婆婆也在一旁帮忙收钱,学员们各司其职,脸上洋溢着笑容。王大姐的助行杖挂篮被区里的养老院预定了一百个,李姐的定制化玩偶接到了电商平台的合作邀请,张姐的非遗布艺挂件还获得了“最佳创新奖”,拿到了两万元创业补贴。
集市结束后,学员们围着林薇,激动地说:“薇姐,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早就放弃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跟着你干!”
林薇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咱们还要开发更多特色产品,把基地做成咱们职场妈妈的‘创业名片’!”
晚上,一家人带着小糯米去吃她最爱吃的火锅。小糯米坐在林薇和张远中间,一边吃着虾滑,一边说:“爸爸妈妈,今天好多人夸我剪纸漂亮,我以后还要和刘奶奶学剪纸,帮基地卖更多东西!”
林薇和张远对视一眼,都笑了。婆婆给林薇夹了一块毛肚:“薇薇,你看现在多好,基地越来越好,糯米也开开心心的,以后咱们一家人就这样,和和气气的,比什么都强。”
林薇点点头,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她想起这段时间的艰难,从基地的同质化困局到家庭的陪伴危机,从学员的质疑到和张远的争吵,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也正是这些困境,让她学会了如何在事业和家庭间找到新的平衡,懂得了“取舍”和“共担”的意义。
睡前,林薇像往常一样打开备忘录,写下一段话:“曾经以为,成功是把事业做到多大,家庭是要做到毫无缺憾,后来才明白,真正的成功,是在困境中找到创新的勇气;真正的幸福,是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包容。基地的同质化困局,让我们学会了差异化发展;家庭的陪伴缺口,让我们懂得了彼此分担。未来,不管遇到什么风雨,只要一家人携手,和学员们并肩,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放下手机,林薇看着身边熟睡的张远和小糯米,听着窗外的虫鸣,心里一片平静。她知道,孵化基地的路还很长,家庭里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她已经不再害怕。因为她明白,只要心怀热爱,懂得取舍,学会共担,就能在事业和家庭的双向奔赴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