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转型 “风浪” 与成长 “褶(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张远走后,林薇的生活彻底陷入了“连轴转”。白天,她在基地忙着处理订单、培训新学员接手陈姐的工作,还要和团队复盘直播翻车的原因,重新调整线上运营策略;晚上,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还要陪小糯米做剪纸、听她倾诉学校的烦心事,常常忙到深夜才能睡。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婆婆竟然真的偷偷带小糯米去了剪纸培训班,还和老师约定“每天放学后加练一小时”。当天晚上,林薇发现小糯米的手指被剪刀磨出了水泡,心疼地问:“是不是培训班的老师让你练太久了?”

“奶奶说,只有每天多练习,下次才能拿一等奖。”小糯米委屈地说,“可是我不想练了,手指好疼,而且我觉得自己永远都拿不到一等奖……”

林薇又气又心疼,找到婆婆:“妈,您怎么能不跟我商量就带糯米去培训班?孩子刚受挫,现在逼她只会让她更抵触剪纸。”

“我还不是为了她好?”婆婆也来了气,“你整天忙着基地的事,哪有时间管她?我不帮你操心,难道看着她越来越没出息?”

“这不是有没有出息的问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林薇的声音忍不住提高,“您这样只会让她讨厌剪纸,甚至讨厌学习!”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小糯米吓得躲在房间里,偷偷哭了起来。林薇听到孩子的哭声,瞬间冷静下来,心里满是懊悔——她不该在孩子面前和婆婆争吵,更不该让孩子夹在中间受委屈。

第二天,林薇特意提前下班,带小糯米去公园放风筝,边走边和孩子聊天:“糯米,你告诉妈妈,你是不是真的喜欢剪纸?不管能不能拿奖,妈妈都支持你。”

小糯米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我喜欢,可是我怕再比赛,还是拿不到一等奖,同学们会更笑我。”

“没关系呀,”林薇笑着说,“咱们把剪纸当成开心的事,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自己喜欢。下次要是不想比赛,咱们就不参加,要是想参加,妈妈陪你一起准备,好不好?”

小糯米眼睛一亮,用力点点头:“好!妈妈,我们今天回家做一个‘风筝剪纸’吧,送给奶奶和爸爸!”

看着孩子重新露出笑容,林薇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她知道,要让婆婆理解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靠争吵,只能靠沟通和行动。晚上,她特意做了婆婆爱吃的红烧肉,吃饭时,把小糯米做的“风筝剪纸”递给婆婆:“妈,这是糯米特意给您做的,她说谢谢您每天照顾她。”

婆婆接过剪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图案,眼眶微微发红:“这孩子,还想着我……”

“妈,对不起,昨天我不该跟您吵架。”林薇轻声说,“我知道您是为了糯米好,但孩子还小,太逼她反而会适得其反。以后关于糯米的教育,咱们一起商量,好不好?”

婆婆叹了口气,点点头:“好,妈以前是太固执了,以后都听你的。糯米喜欢剪纸,咱们就慢慢教,不逼她拿奖了。”

解决了家里的小摩擦,林薇终于能集中精力处理基地的事。她和团队复盘直播翻车的原因,发现问题出在“定位不清晰”和“互动性不足”——之前的直播只注重卖货,却忽略了“姐妹手作”最核心的“妈妈匠心”和“非遗故事”。

“咱们不如换个思路,不做纯带货直播,做‘非遗手作体验直播’。”林薇提出新方案,“每次直播,让一个学员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同时教大家做简单的手工作品,比如剪纸窗花、迷你藤编筐,吸引喜欢手工的用户,再顺便推广咱们的产品。”

团队都很赞同这个想法。为了解决产能缺口,林薇还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非遗传承人,邀请他们定期来基地指导,同时在社区发布“手作爱好者招募令”,吸引了一批喜欢手工的全职妈妈加入,不仅补充了人手,还为基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的直播模式推出后,效果远超预期。第一场“剪纸体验直播”,林薇让小糯米担任“小助手”,教大家剪简单的小兔子,孩子天真的笑容和稚嫩的讲解,瞬间吸引了上千人观看,弹幕里满是“好温馨”“想跟着学剪纸”“支持妈妈们的手作”,订单量也比之前翻了三倍。

直播结束后,小糯米兴奋地抱住林薇:“妈妈,好多人夸我剪得好,小明还在评论区说‘下次要和我一起做剪纸’!”

看着孩子重新找回自信的样子,林薇心里满是欣慰。更让她惊喜的是,之前因为直播翻车流失的顾客,也纷纷重新关注“姐妹手作”,还有几家外地的非遗文创平台主动联系她,想合作推广产品。

一周后,张远回来了。当他走进基地,看到直播间里热闹的场景,看到学员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看到小糯米在旁边开心地教新学员剪剪纸,感动地说:“老婆,你太厉害了,不仅解决了基地的问题,还帮糯米走出了阴影。”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林薇笑着说,“以后咱们分工合作,你负责帮基地对接资源,我负责运营和教学,周末一起带糯米去参加非遗活动,再也不缺席她的成长。”

婆婆也走过来,手里拿着刚做好的藤编收纳筐:“我也学了新手艺,以后可以帮你们做些简单的活,还能陪糯米一起做手工,一举两得。”

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婆婆做的家常菜,聊着基地和小糯米的趣事。小糯米举起手里的剪纸作品,兴奋地说:“爸爸妈妈,奶奶,你们看,这是咱们一家人在基地做手工的画,老师说可以参加市里的少儿艺术展!”

林薇接过画,画里的四个人围坐在桌子旁,手里都拿着剪刀和彩纸,脸上洋溢着笑容,背景是“姐妹手作”的招牌,上面写着“幸福”两个字。她看着画,又看了看身边的家人,眼里泛起泪光——这段时间,从基地的转型风浪到小糯米的成长褶皱,从和婆婆的育儿分歧到和张远的争吵,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她更加明白,所谓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困境中学会变通;所谓的“幸福”,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在磨合中懂得包容。

睡前,林薇像往常一样打开备忘录,写下一段话:“曾经以为,事业的转型需要大刀阔斧,后来才明白,找准核心、小步快跑才是王道;曾经以为,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帆风顺,后来才懂得,适度的挫折和引导,才能让她更坚强。转型风浪让我看到了团队的创造力,成长褶皱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未来,不管遇到什么风雨,只要心怀热爱,和家人、伙伴们并肩同行,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放下手机,林薇看着身边熟睡的张远和小糯米,听着窗外轻柔的雨声,心里一片平静。她知道,“姐妹手作”的转型之路还很长,小糯米的成长还会遇到新的挑战,家庭里或许还会有新的摩擦,但她已经不再害怕。因为她明白,只要带着初心,以变求存,以爱解结,就能在事业和家庭的双向奔赴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