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天意、天命、天条、天道(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皇爷的本事,殿内发生的一切定了然于胸。

但作为内臣,该走的流程、该尽的职责,一步都不能少。

崇祯闭目聆听,偶尔颔首。

待曹化淳禀报完毕,暖阁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曹化淳犹豫片刻,脸上现出挣扎之色,最终还是鼓足勇气道:

“陛下,奴婢心中有一疑问,思之良久,不知……当问不当问?”

崇祯眼帘未抬,只淡淡道:

“讲。”

曹化淳得了许可,组织语言道:

“陛下得天所授,承真武大帝法旨,欲将这绝灵之地的大明,改造为修真盛世。”

“此乃亘古未有之宏图,奴婢每每思之,心潮澎湃。”

“然奴婢愚钝,一直心存好奇,究竟要到何种地步,达成何等景象,才算是将……修真界打造成功呢?”

此问涉及此界未来走向,崇祯本可不予回答。

但曹化淳是第一个向他明确提出此问的人,态度恭谨,心思也显真诚。

略作沉吟,崇祯觉得,让臣下知晓这些宏观设计,并无不可。

“修真界能否成立,其根本标志,在于【天道】诞生。”

崇祯声音平缓,阐述道:

“【天道】既非凭空而来,更不能一蹴而就。”

“其孕育需经历三段:【天意】、【天命】、【天条】。”

曹化淳屏息凝神,只听崇祯继续道:

“【天意】,可视为天地间无序却磅礴的潜在意识,虽包含万物生灵意念,却以修士灵识为主体。”

“是在特定法则催化下,灵识汇聚、共鸣、初步显化的结果。”

“【天命】,则是在【天意】的混沌海洋中,因修士择定不同【道途】修行,逐渐凝聚出的、代表特定方向的大势。”

“譬如,若修习火统功法者众,且心念纯粹,则可能催生偏向‘焚尽’、‘炽热’的天命。它是天道规则的雏形。”

“而【天条】,则是当不同【天命】成长壮大,彼此碰撞、交织、制衡之后,形成相对稳定、可供依循的天地法则网络。”

“如同一个巨大且不断完善的‘蚕茧’。”

“待这茧足够严密自洽,足以支撑起一方世界的生灭轮回、灵气循环。”

“【天道】将如雏鸟破壳,孕育而生。”

崇祯顿了顿:

“故天道诞生,首要之事,便是催生足够多的【天意】。”

“而【天意】与修士数量正相关。”

“朕手中有真武大帝所赐种窍丸二十七万枚,理想条件下,视作二十七万修士。”

听到这个数字,曹化淳心中巨震。

‘二十七万!’

——数量如此之多,怎么可能轮不到他曹化淳?

“然,据朕推演,欲使【天意】浓郁,初步孕育【天命】,此界修士至少需达三百万之众。”

‘三百万?!’

曹化淳倒吸一口凉气。

“换言之,仅凭这二十七万种窍丸,远不足以支撑一方修真界的诞生。”

“必须有足够数量、此界土生土长的天生灵窍者,踏上修行之路,方可补足缺口。”

曹化淳想了想,小声问道:

“敢问陛下,天生灵窍者是否常见?”

崇祯微微摇头,道出一个近乎绝望的事实:

“人族生来具备修行资质者,约为十万分之一。”

“换言之,若要自然产生三百万修士——”

“我大明需有三千亿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