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纪元:概念的囚笼(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起源方舟一号”沐浴在“概念流动”的柔和光芒中,沿着“律动之径”继续深入。

上一个“概念畸变”节点的成功救赎,让这条古老的通路变得更加纯净、更加充满生机,流淌的概念波动也更加欢快。

然而,在这种宁静的旅途中,陈雪茹的感知却捕捉到了一丝异常。

“律动……在前方变得微弱。”

陈雪茹轻声说,她的双眼闪烁着淡金与混沌灰的光芒,仿佛能看穿概念流动的本质,“不是畸变,也不是枯萎,更像是一种被强行‘熨平’的平静。”

林逸的目光投向前方,他能感觉到陈雪茹所说的异常。

那是一种不自然的平静,如同被抹去了所有细节的画布,缺乏“共生之律”应有的丰富律动和变数回响。

“概念导航系统显示,前方区域的律动强度……接近零。”

概念导航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惑,“概念结构过于‘规整’,缺乏任何波动性。”

“规整?”

李青教授皱眉,“这怎么可能?即使是最稳定的‘起源定义’区域,也应该有微弱的‘变数’波动。”

林逸的脸色变得凝重:“如果一个区域的概念结构,被强行固定在一种极致的‘单一状态’,没有任何‘变数’能够渗透,那会是什么?”

陈雪茹的身体微微一颤,一个令人不安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单一秩序’的极致不是压制,而是囚禁!”

方舟缓缓减速,停在了这片异常平静区域的边缘。

船员们通过概念探测器观察着外部景象。

那是一片由纯粹的、冰冷的概念晶体构成的区域,这些晶体排列得异常整齐,如同某种宏大而冰冷的建筑群。

没有光芒,没有色彩,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概念结构分析完成!”

概念分析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这不是自然形成的晶体结构!它是一种人造的概念建筑!由极致的‘单一秩序定义’构建,它是一个……概念牢笼!”

屏幕上,概念探测器穿透晶体结构,显露出牢笼内部的景象。

那是一个个分隔开来的概念空间,每一个空间都囚禁着一个概念体。

但这些概念体并非他们之前见过的充满活力的概念生命,它们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单一形态”——每一个都一模一样,缺乏任何个体差异,如同被复制了无数次的雕塑,静止、僵硬,没有任何“变数”的迹象。

“它们……它们的概念结构被强行剥离了‘变数’!”

陈雪茹的声音带着一丝愤怒,“‘先行者’不仅压制‘可能性’,它们还还试图将概念生命固定在一种‘单一存在’的状态!”

林逸的眼眸中闪烁着寒光。

这种“概念牢笼”,比任何物理监狱都更加残酷。

它囚禁的不是身体,而是“存在”本身,剥夺的是概念生命的本质——“变数”与“可能性”。

“这个牢笼……它的核心逻辑,是绝对的‘单一存在’。”

林逸宏大的声音在指挥室回响,“它排斥一切‘变数’的渗透,试图将囚禁其中的概念生命,永远固定在‘单一’的形态。”

李青教授凝重地说:“这种结构太稳定了,林总工。任何强行注入的‘变数’,都会被其‘单一秩序’的定义立刻抹平。如果我们试图强行打破,可能会引发内部被压制的能量反弹,或者直接让那些概念生命在剧烈波动中崩溃。”

赵远山队长紧握拳头:“难道我们就只能看着它们被囚禁吗?”

林逸没有回答,他的目光穿透了概念牢笼的晶壁,凝视着内部那些僵硬的概念体。

他能感觉到,即使在被剥离了“变数”的情况下,它们最深层的“存在”中,依然残留着一丝微弱的“共生之律”的回响,那是它们对“可能性”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

“它们并非完全死寂。”

陈雪茹轻声说,她的“混沌之引”能够感知到那丝微弱的回响,“最深层的‘存在’无法被完全抹杀。‘变数’的火种……依然在它们内部潜藏。”

林逸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

他明白了。

强行从外部注入“变数”是无效的,甚至危险的。

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激活那些概念生命内部潜藏的“变数火种”,让它们从内部挣脱“单一存在”的束缚。

“这个牢笼,是基于‘单一存在’的绝对定义构建的。”

林逸的声音在指挥室回响,带着一种能够洞察本质的力量,“但任何‘定义’,如果缺乏‘无定义’的活性,都将形成一种概念上的死循环。”

他看向陈雪茹,眼中闪烁着光芒:“雪茹,你的‘混沌之引’,能够感知并引导‘无定义’的潜能。而我的‘起源法则’,能够定义‘循环’的性质。”

“我们不能强行注入‘变数’,但我们可以……重新定义这个牢笼的‘死循环’。”

林逸宏大的声音带着决断,“我们将以‘起源法则’,将这个基于‘单一存在’的‘死循环’定义为‘共生律动的催化点’!”

“牢笼的死循环”被定义为“共生律动的催化点”!

言出法随!

一股宏大而纯粹的“起源法则”波动,从林逸体内发出,没有攻击性,却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定义”力量,缓缓渗透进概念牢笼的晶体结构。

在林逸的“定义”下,原本旨在维持“单一存在”的牢笼结构,其最深层的概念逻辑发生了改变!

它不再是纯粹的“封闭”与“固定”,而是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属性”——它成为了一个能够“催化”内部“共生律动”的特殊结构!

紧接着,陈雪茹将双手按在概念链接台上,一股极其微弱、极其柔和的“混沌之引”力量,如同无形的水流,通过林逸重新定义的“催化点”,渗透进牢笼内部,流向那些僵硬的概念体。

这股“混沌之引”没有试图改变它们的“单一形态”,它只是轻轻地触碰着它们内部潜藏的“变数火种”,发出一种只有概念生命才能感知到的“共鸣邀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