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只有不敢想的,没有做不到的(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笑什么笑?……”傅一凡羞恼地这两个人一眼,坐上驾驶室。……
这几个人说干就干,不到一月的功夫,就把这片土地丈量完毕,要更改的地方都插上了桩标,然后开始大干了起来。
经过一年的奋战,终于有了初步的成果。夏收季节,李东升看着一个个圆不溜湫的、睡在大棚里的西瓜、香瓜、还有各类蔬菜,乐坏了!赶紧让傅一凡,罗建军他们把村民都叫来帮忙,将一个个几十斤重的大西瓜装上拖拉机,还当场打开来几个让他们先品尝。
“真甜!还无籽西瓜嗳?……”村民们惊奇地说。
“这年代,只有不敢想的,没有做不到的!……以前还嘲笑人家,‘人过三年滑,稻过三年杂。’嗨!现在还就杂的好!什么杂交水稻、杂交西瓜,杂交玉米,……嗨!还越杂越高产了?”大家边吃瓜边夸着现代科学的高明。
“可不是?秧田里不用人工就能能除草,还想除哪种草就除哪种草!”有人羡慕地说。
“就是啊!你们种田,天公都帮忙,一到收割天就放晴,烧完秸秆天才下雨,连打水泡田都省了!”其他村民也说。
“科学家们说,这叫科学利用、绿色环保!焚烧的秸秆灰,就是化肥氮磷钾,所以我还省下不少的肥料呢!还有那灰烟就是二氧化碳,被树木的叶子吸收了,又生成了氧气。氧气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另外还烧死了虫卵和草种,至少是少打一次农药和少用一次除草剂,还减少了因放水晒田而流到沟渠里的残留毒素污染了水资源。这样的良性循环,天公怎会不作美?”罗建军看一眼远处正在勾头的水稻,(勾头:稻穗满灌浆时期,上面饱满下面还成瘪型,由于上重下轻,稻穗就不由自主地弯下头来,农民们把这叫作勾头。)也不由美滋滋地地说道。
“还这么好?”大家不禁张大嘴巴。
“大爷,现在知道了吧?人过三年滑、稻过三年杂那词,本来就不是什么贬义词,而是夸人学到了经验,进步了!您的老农经验该往后排了吧?”傅一凡看着一位年老的大爷笑着说。
“我们不懂什么词,那时候只知道靠力气干活,种个几亩地就累个半死!哪像你们伢子,轻轻松松就种这么多田,还种得这么好?”大爷也笑呵呵的自叹不如。
“说实话,没有你们帮忙管理,我们就是有三头六臂也种不了这么多的田那?”傅一凡感激地说。
“客气了!你不是也给钱了吗?”大伙儿摆摆手说。
这里是喜情洋溢,那边何涛的养殖场里也是热闹非凡,周围的人都来看他的成果,问着他经验。
“以前是三个月鸡门旮旯里叽,三年的猪才斩板上拖。……看他的鸡三个月都快下蛋了!他的猪六七个月都能宰杀了?……你给它们吃的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