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6章 不是证明,是亏欠(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跪再久都不及她受到的半点伤害。”

穆揽月拢了拢披风,春日晚间气温低,他身上有伤又穿得单薄,如何能受得了,

“你又何苦跪在这里逼她呢,她这会儿思绪不清你是知晓的。她不会心疼你的!”

穆承策摇摇头,眼中含着柔情,“姑母,她知道或是不知道又有何差?我并未想过要邀功。”

月凉如水,他的声音却含着丝丝甜意,“爱她是我一个人的事,若是能得到她的回应,那是我的幸运。”

“无论我做什么,都不是用来绑架她爱我的理由。”

穆揽月心头一紧,攥着披风的指尖掐得泛白。

大概这就是她永失所爱的缘由。

永远觉得自己付出了更多,需要对方加倍归还。

她愣愣地开口,“可这些都是你爱她的证明。”

穆承策淡淡地说道,“证明?姑母,我若是足够爱她,不需要这些证明。”

“我只是赎罪罢了,不是证明,是亏欠。”

“亏欠?”

穆揽月细细地回味着他的话,半晌才发现视线已经模糊不清。

她吸了吸鼻子,“随你吧,姑母累了,太累了……”

她扶着吴嬷嬷的手,往雪竹居走去,挺直的脊背似乎有些弯。

穆承策侧头望着她的背影,即便是被迫和亲或者是战乱中狼狈回归故土,他眼中的姑母,从来都是骄傲矜贵。

犹记得他一身伤在城门口拦下和亲队伍的那天,姑母说,“穆家人的脊梁永不可弯,姑母等你领大宁铁骑,破万军,收山河,接姑母回家。”

“忍一时之辱,不是懦夫。臣儿,好好活着,一定要……活下来。”

她眼中的痛苦和隐忍他现在都还能想起来。

重活一世,姑母没有像前世那样亲自领兵平叛,没有死于叛军之手,但他也没能拯救她。

漠北和大宁的和平条约也只维持了仅仅两年便又起战乱。

虽然他倾尽全力在五年前救回姑母,但那时她在漠北已经呆了整整七年。

离十年和平之约到期不过三年。

那些苦不堪言的岁月里,姑母承受了太多。

上一世他从未在乎过天下臣民。

生也罢,死也好,都与他无关。

皇嫂逝后他怨恨皇兄,亦不曾出手相助。

即便后来上战场也是为了浓浓。

为了给她一个平安的盛世。

没了浓浓也就没了他。

可他枉读圣贤书数十载,上一世的才子之名简直是徒有其名。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懂。

对一个国家最大的折辱便是文官披战甲,天子殉国门。

前世太傅顾淮言亦是他的老师,一介文臣临危不乱,领御林军三千拼死守宫门。

太极殿内多少文臣,包括云相沈言沉之流,无一人挺身而出相救。

姑母持先镇国将军傅枭虎符于京郊大营点兵,冒着谋逆大不敬的罪名杀进城门,于神武大街与叛军恶战。

等他领肃王,秦王进京救驾时姑母已力竭而亡,荒凉的神武大街上早已没了活人。

只她一身血污跪在在破云枪侧,脊背挺直,握着长枪的手指已经扭曲,却仍不肯松开。

而太傅被当胸一剑钉于太极殿正殿正门口,死不瞑目。

叛军疯狂大笑,烧杀抢掠。

皇兄握着渊虹剑意图殉国。

好在秦王,肃王虽然窝囊,但所领军队也是和先帝打过天下,从战场上九死一生下来的。

经历过战争的腥风血雨,与云南王此等前朝藩王的军队并不相同。

后来叛乱平定,二王救驾有功,多有封赏。

但穆承策知道这二人于新帝而言亦是隐患,他们选择皇兄亦是时势所逼,权宜之计。

朝中又有云相为文臣之首,少了太傅牵制,多有干政。

前世皇兄腹背受敌,生生拖着病体熬到他跳崖。

也不知皇兄听闻他的死讯会作何反应。

冷风吹来,竹叶沙沙作响。

他冷笑一声,曾经亏欠的,又何止浓浓一人。

b 𝑸 𝓖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