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小沈说历史(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按照姚师爷的意思,要等几天再答应程涛,具体几天他没告诉我,也不知道是要等啥。
一时没了事儿,我就继续开始学习,主攻燕国的历史、墓葬、青铜器以及铭文。
历史好说,看书就完了。
类似《战国策》、《史记》、《左传》、《国语》之类的,反正跟燕国有关的史学资料本来就少,但凡沾边儿的,我基本都找来翻翻。
不过少归少,却还蛮有意思的。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燕国在春秋战国时的存在感虽然不强,但人家血统可不差。
燕国的初代受封者叫做姬*(shì),是文王的庶子、武王的弟弟,这人曾辅佐武王,全程参与了灭商,并在成王年幼时,和周公旦共同摄政,所以燕国的老祖宗,也是正儿八经的姬姓王族。
说句玩笑话,姬*这人就是没被|干|死,不然搞不好,也是有资格上封神榜的选手。
其次,姬*最初的封地并不是燕,是召,大体|位置就是今天陕西岐山西南那一片,因此在史书上,一般称呼他为“召公*”。
再有就是,燕国最开始也不是叫燕,而叫作“匽”(多读作yǎn)。
刚被分封的时候,无论燕国自己铸造的青铜器,还是周王室相关的青铜器铭文,都是用“匽”来称呼,后来渐渐又在“匽”的基础上,增加了邑部,变成这个“郾”字,目的是强调邦国、城邑的政|治属性。
根据考古实证发现,直到燕国灭亡(前222年),官方的自称仍然是“郾“。
而从“郾”变成“燕”,是秦朝书同文的结果。
站在始皇陛下的角度看:你们国都被我干没了,我给你留个名儿就不错了,凑合用吧!
不过,燕国初代的受封者虽然是召公*,但当时周成王刚刚继位,政权还不稳定,召公*负责管理西部,没法去燕地,所以实际过去开疆拓土的人,是他的儿子“克”。
讲话了:小克啊,那地方死冷,还有山戎野人,爹看好你,过去打个地盘吧!
姬克也听话,傻乎乎的就来了。
具体怎么打的不清楚,总之书信是越来越少,大概到西周中期,也就是公元前九世纪的时候,燕国就彻底北漂失联了,对此,史书上仅有一句:燕居北,与戎杂处,久无音讯。
直到春秋早期,公元前664年左右,突然有一天,齐桓公姜小白收到燕国求救,说大哥快过来帮帮忙,我要被山戎干|死了!
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大佬这才知道:卧槽,你们特么还活着呐?!
要不咋说:燕赵多慷慨悲催……哦不是,多慷慨悲歌之士呢?
人这都是有传统的……
燕国从新冒头后,一看周王室早都变县长了,一群异姓诸侯国大佬,反倒成了省级干部,所以就全当没看见,缩在后排猥琐发育,静静地看各位大佬秀肌肉、发朋友圈。
就这样闷头儿混了三百多年,到了公元前320年,燕王哙继位,这哥们脑袋秀逗了,在苏代、鹿毛寿一群人的忽悠下,居然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还剥夺了太子平的继承权和属部。
这太子平哪能乐意?
他联合燕国将军市被,拉杆子就干起了子之,双方在现今北|京西南一带打了好几个月,结果由于不团结,市被叫叛徒偷偷砍了,太子平撒腿就跑。
周边的齐国和中山国一看:好机会,干|他!
两国纷纷派大军讨伐燕国,铸就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大事件——子之之乱。
历史记载,齐国破其都城、杀其臣民、毁其宗庙,导致燕国近乎亡国,但由于周边的赵、魏、韩、秦等国担心齐国做大,就说你再乱搞我们就干你,齐宣王感觉状态不对,只能被迫撤退。
而后经赵武灵王的帮助,在韩国做质子的燕王哙之子公子职被送回燕国,立为了燕王,这场动|乱才告一段落。
这个公子职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