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与新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边果然泛起了鱼肚白,渐渐染上粉紫、橘红,最后变成耀眼的金。当太阳像个熟透的蛋黄跳出海面时,方可儿捂住了嘴,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
“怎么哭了?”叶凡慌了,掏纸巾给她擦脸。
“就是……觉得太好看了。”她哽咽着说,“比我想象中好看一万倍。”
叶凡没说话,只是握紧了她的手。海浪一遍遍涌上沙滩,又退去,把贝壳和小石子留在沙里。他忽然觉得,那些高三的夜晚,那些解不出的题,那些偷偷红过的眼眶,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原来努力奔向的远方,是这样值得。
日出后的海边热闹起来,晨练的老人打着太极,赶海的小孩提着小桶捡贝壳。方可儿坐在礁石上画画,裙摆沾了沙也不在意,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把日出的金光、海浪的蓝、礁石的褐都画了下来,角落里还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
“画好了。”她把素描本递给他,脸颊红红的,“给你。”
叶凡翻开来看,最后一页的角落里写着行小字:“2009年7月28日,和叶凡一起看海。”他忽然想起那个奥运夜,他们约定要一起看奥运会,原来有些约定,真的会在时光里慢慢实现。
在青岛的日子像被拉长的橡皮筋,缓慢而柔软。他们在八大关的梧桐道上骑自行车,影子被阳光切成碎片;在大学路的红砖墙前拍照,她的白裙子和砖的红格外配;在五四广场看灯光秀,巨大的屏幕映着他们的笑脸,比星星还亮。
离开前的最后一晚,他们又去了栈桥。海风比来时更凉了些,吹得人心里发空。方可儿靠在栏杆上,看着远处的灯塔,忽然说:“开学后,我们每周见一次面吧?”
“好,”叶凡点头,“我周三下午没课,去你的学校找你。”
“那我带你来我们学校的樱花道,”方可儿眼睛弯成月牙,“春天的时候,樱花开得像雪一样。”
“那我带你去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叶凡笑着说,“有3D打印机,能给你打印小房子模型。”
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在为他们的约定伴奏。方可儿从脖子上解下一条项链,是那个银质的小鱼吊坠,鱼嘴衔着雪花的那个。
“这个给你。”她把项链戴在他脖子上,指尖划过他的锁骨,带来一阵细微的颤,“等冬天第一场雪落的时候,就代表我在想你。”
叶凡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和她同款的玉兰戒指,只是尺寸更大些。他执起她的手,把戒指套在她的中指上——比无名指更显眼的位置。
“这个给你,”他的声音有点哑,“等玉兰花再开的时候,我们……”
“我们就在一起。”方可儿接过他的话,眼睛里闪着水光,却笑得格外甜。
海风把这句话吹向远方,带着咸腥的气息,也带着两个少年最郑重的约定。远处的灯塔忽明忽暗,像在为他们指引前路,而脚下的海浪,正一遍遍冲刷着沙滩,仿佛要把这个夜晚的记忆,刻进永恒的时光里。
火车驶离青岛时,方可儿靠在叶凡肩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本素描本。叶凡看着窗外倒退的海岸线,摸了摸脖子上的小鱼吊坠,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却觉得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这个夏天结束后,他们会走进不同的校园,面对不同的课程和人群,会有新的朋友,新的挑战。但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周三下午的约定,樱花道的春天,实验室的小房子,还有脖子上的吊坠和指间的戒指,都会像海风一样,时时吹拂着彼此的记忆。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方可儿的短信,大概是醒了:“到学校了告诉我。”
叶凡回了个“好”,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天空蓝得像青岛的海。他忽然觉得,未来像幅展开的画卷,虽然还看不清细节,却已经有了最明媚的底色。
而这幅画的主角,是他,是她,是那些一起走过的路,和那些还没来得及实现的,长长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