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朝堂风波(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于是。

这一日的朝会上。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袁崇桂呈送皇帝一首诗,说是湖广去年童生试的小三元所作。

皇帝名叫杨玄素,三十二岁,作为一个有艺术细胞的皇帝,对诗词歌赋感兴趣。

他拿到《父母》这首诗,看完后,朗声笑道:“不愧是童生试的小三元,果然好文采!”

“启奏陛下,”袁崇桂趁热打铁,“不止是这首诗,他还对上了那篇长联!”

“长联?莫非是……”杨玄素一惊。

“正是,臣带来了庄毅对的内容,请陛下御览。”说着,袁崇桂把一张纸交给太监,再由太监转交皇帝。

杨玄素看了一遍又一遍,点头称赞:“好啊好,想不到,我本朝竟有如此神童。”

而后。

皇帝命大太监汪忠贤,当众诵读庄毅对的长联。

文武百官无不震惊,目瞪口呆。

想不到,流传这么久的长联,终于有人对出来。不仅工整,还意味深远。

甚至是振聋发聩!

十岁神童庄毅,理所当然的,成为今日朝会的“主角”。

左都御史周越心想,小老弟看我帮你一把。

他站出来,大声道:“臣周越恭贺陛下!”

端坐在龙椅上的杨玄素轻“哦”了一声:“贤卿,朕何喜之有啊?”

“这首长联从国初流传至今,已近百年,却被神童对上。不仅对得工整,还振聋发聩,这说明天降祥瑞于陛下,是天佑陛下,天佑国朝。”

周越把庄毅比作祥瑞,这算是开了先河。

以往的祥瑞,不是各种奇异现象,就是奇异物件,就算人,也只是说百岁老人是祥瑞。

没想到,周越把十岁的庄毅,比作神童。

此事妙就妙在,庄毅只有十岁这点。

要是年龄太大了,周越也不敢这么吹牛皮。

文武百官也不会买账。

是以,周越话一出,立刻得到了百官的响应。

他们齐齐跪地,齐声高呼:“天佑陛下,天佑国朝!”

杨玄素龙心大悦:“朕也觉得是祥瑞。袁爱卿,神童除了长联和父母诗,还有别的么?”

“有。”袁崇桂又呈上《长恨歌》、《苔》、《咏新竹》等等庄毅的诗。

杨玄素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心悦,最后道:“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啊。”

“臣斗胆建议,将神童招至京师,在国子监读书,参加明年的科试,甚至可以免去科试,直接参加后年的乡试。”

这才是袁崇桂的真正目的。

毛贤一听,恍然大悟:合着你在这等我呢!

谁不知道新任国子监祭酒王传,是袁崇桂的门生。

这是要把庄毅弄到北党的手里啊。

一念及此,毛贤赶紧出列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妥。庄毅小小年纪就才华横溢,如果不细心教导,很可能是下一个仲永,臣以为应该派人专门教导。”

“贤卿有合适的人选?”杨玄素还没做决定,只是随口问了一声。

“臣举荐,翰林院庶吉士焦廷做庄毅的老师。”

袁崇桂一听这名字,就不干了。

王传是我门生,焦廷就不是你毛贤的门生!

这层缘故,杨玄素自然知晓,他开始思索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