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章 反抗者,一律处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于是,朝廷不动声色,继续推行新政。林远主持“全民技能认证考试”,十万平民通过考核获得“技术铜牌”,可优先申请贷款、入职官办工坊;沈知意推动“女子参政试点”,在杭州、泉州两地设立“女议局”,允许未婚及寡妇代表社区参与公共事务决策;苏菱研发出第二代假肢,加入弹簧缓冲系统,甚至能让截肢者重新练习骑马射箭。
五月端午,京杭运河举行首届“龙舟竞渡公开赛”。参赛队伍不限身份:禁军、商户、渔民、僧侣、残障人士皆可组队。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决赛??由十名穿戴假肢的少年组成的“春苗队”,凭借默契配合与特制浮力装置,竟夺得亚军。全场高呼不止,赵晟起身鼓掌,久久未停。
当晚,李承武突然急报:北境敌军主力开始撤退,遗留营地空无一人,唯有一面烧焦的旗帜插在土丘之上,绣着四个血字:“天命不归”。
赵晟冷笑:“他们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天命不在刀锋,而在人心。”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六月初八,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在荆襄一带爆发。患者高热昏迷,皮肤浮现紫斑,旬日之间蔓延三县。民间传言四起:“新政触怒神灵,降下天罚!”更有邪教组织趁机散布谶语:“唯有废除四公子,焚毁《阳光法案》,方可消灾。”
岑九立即下令封锁疫区,禁止人员流动,并派遣太医院专家组赶赴前线。但她很快发现,真正致命的并非病毒本身,而是信息封锁??地方官为避责,隐瞒疫情上报,导致错过黄金防控期。
她连夜起草《紧急状态信息披露令》,规定:凡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地方政府必须在十二个时辰内如实奏报,延迟者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同时开放民间医馆数据共享,鼓励郎中上传病例特征。
沈知意则提出“透明抗疫”策略:每日发布疫情地图,标明清零区、风险区与隔离点;组织说书人编排防疫段子,在茶馆街头传唱:“勤洗手,戴布巾,莫信神婆跳大神;官府药汤免费领,凭证就能家门口取一碗!”
林远紧急调拨三百万贯应急资金,用于采购药材、扩建临时病房,并启用“惠民贷”绿色通道,为受影响商户提供免息延期还款服务。他还创新推出“以工代赈”项目??招募失业百姓参与消毒、运输、建造隔离棚,日结薪酬,计入个人信用档案,未来可兑换教育或医疗福利。
李承武派出五百名军中医官,携带最新研制的“清瘟散”奔赴疫区。他在军令中写道:“此战无前后线,救一人即胜一仗。”
最关键的人物却是苏菱。她根据有限的病患样本,推测此疫或与水源污染有关。她带领工匠改造净水装置,利用活性炭与细砂多层过滤,并加入微量石灰杀菌。第一批净化水投入使用后,新增病例迅速下降。
一个月后,疫情基本控制。朝廷召开全国总结大会,赵晟当众宣布:“此次抗疫胜利,非因朕英明,亦非哪位大臣之力,而是制度之功。是我们建立了能快速响应的体系,是百姓选择了相信科学而非迷信,是每一个普通人,在危难时刻没有放弃彼此。”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所以我决定,自今日起,每年六月十九定为‘国民健康日’,全国放假一日,举行急救演练、卫生讲座与感恩仪式。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致敬每一位守护健康的平凡英雄。”
台下掌声如雷。
秋收之后,一场更大的变革悄然酝酿。林远提交《土地确权法》草案,主张将均田令进一步深化:农户不仅享有耕种权,还可将土地作为资产抵押、流转、继承,政府颁发“永久耕作证”,加盖钢印防伪,并录入中央户籍数据库。
此举引发巨大争议。保守派痛斥“动摇国本”,豪族担心失去佃农控制,连部分百姓也惶恐:“万一以后官府反悔收回怎么办?”
面对质疑,林远不做辩解,只做一件事:带着测绘队走遍河北一州十八县,亲手为每一户农民丈量土地,登记造册,当场颁发证书。有个老汉捧着红本本哭了:“我祖宗三代给地主干活,到我这儿,地契上终于写的是我自己名字了!”
三个月后,首批五千张土地证全部发放完毕。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投资热潮??人们纷纷贷款建房、打井、买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赵晟巡视归来,在御书房写下一段话:“治国之道,不在禁民之欲,而在导民之利;不在惧其变,而在助其立。当每个百姓都能挺直腰杆说‘这是我挣来的’,这个国家才算真正站立起来。”
年末岁祭,四公子齐聚皇宫。这一次,没有密谋,没有危机,只有炉火旁的一壶清茶。
“你说,咱们还能走多远?”林远望着窗外飘雪,忽然问道。
沈知意微笑:“只要制度还在运转,我们就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人。这才是成功。”
岑九擦拭着她的佩剑:“我希望有一天,这把剑只能挂在博物馆里,被人指着说‘古人曾用它维护正义’。”
李承武低声道:“我只想看到边境的孩子们,一辈子没见过战火。”
赵晟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我想看到,将来的孩子翻开史书时,不会问‘那个时代真有人为民请命吗’,因为他们生活的每一天,就是答案。”
窗外,新年的钟声悠悠响起。
一只信鸽掠过雪原,脚上绑着送往海外的《大胤年报》。其中一页清晰记载:
【共和元年大事记】
-设立肃逆司,查处贪腐案三百七十六起,追缴赃款七千八百万贯
-推行盐券制,惠及百姓两千三百万人
-惠民贷发放总额达一千二百五十万贯,支持小微企业四万余家
-国民创新学院培养技术人才一万三千人,其中女性占四成
-全年无重大冤狱案件,《阳光法案》实施满意度达百分之九十二
最后一页,是一句摘自赵晟日常笔记的话:
“所谓盛世,不是没有黑暗,而是黑暗再也遮不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