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6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联合国记忆保护委员会立即召开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应该主动回应?
反对者认为,过度依赖记忆可能导致现实认知崩塌。“我们已经看到太多人沉迷于过去,逃避当下。若再打开通往‘记忆世界’的大门,人类或将彻底脱离物质现实。”
支持者则举起手机,播放一段视频:一名阿尔茨海默症晚期的老妇人,在听到《茶青青》旋律后突然睁开眼,清晰地说出女儿的名字,并伸手抚摸她脸庞,泪水滑落:“妈妈记得你。”
“这不是逃避。”发言人哽咽,“这是救赎。”
最终投票结果:**89%赞成开启通道实验**。
三个月后,第一座“记忆渡站”建成,选址正是当年苏棠葬身的雪山脚下。整座建筑仿若水晶笛子竖立于雪原之上,内部设有共振舱、忆感增幅器与跨维通信阵列。志愿者需经历三重测试:能否完整讲述一段他人的人生故事?能否为陌生人落泪?能否在绝对孤独中坚持回忆某个名字?
首位登舱者,是那位曾见证一切的工程师老人。
他躺进共振舱,戴上神经接口环,轻声说出两个名字:“苏棠,沈砚之。”
刹那间,整个渡站爆发出刺目光芒。水晶笛身震动,发出一声悠远清越的长音,穿透云层,传遍全球。
而在那一刻,地球上所有忆心树同时落叶,叶片燃烧成灰烬前,拼出同一句话:
**“门开了。”**
随后,灰烬升腾,凝聚成一片巨大的光影漩涡,悬于北极上空。漩涡中心,缓缓显现出一座倒悬的城市轮廓??街道由记忆砖石铺就,河流流淌着泛黄信纸,钟楼指针重新开始逆走。
有人认出来了:“那是……始忆井底的世界!”
更令人震惊的是,漩涡边缘浮现出数百个模糊人影,皆面带微笑,朝下方挥手。其中有二战老兵、古代诗人、未及长大的孩童、消失千年的民族……他们都是历史上被认为“已被遗忘”的存在。
“我们一直都在。”一个声音从漩涡深处传来,熟悉得令人心颤,“只是你们不再呼唤我们。”
自此,每年清明,地球都会短暂开启一次“记忆回流日”。任何人只要真心呼唤逝者之名,便有可能在梦中相见。有些人梦见母亲端来一碗热汤,有些人听见父亲哼着老歌,还有人看见自己多年前死去的宠物狗摇着尾巴跑来蹭腿。
这些梦境如此真实,以至于醒来后枕边仍有余温。
又过了二十年,小女孩已长大成人,成为新一代忆学研究院院长。她手中仍握着那支陶笛,虽依旧吹不出完整曲调,但每当她靠近忆心树,树叶便会自动合奏出《茶青青》的旋律。
某夜,她在实验室分析一份古老DNA样本时,意外发现一段隐藏序列??竟是苏棠临终前注入忆茶种子的遗言编码。解码后的内容只有短短几句:
>“别怕失去我。风会替我走路,雨会替我说话,春天的第一片新叶,就是我的呼吸。”
>
>“告诉砚之,我不是等他回来,而是从来就没想过离开。”
泪水滴落在屏幕上,瞬间触发了全息投影系统。光影交织中,苏棠的身影浮现眼前,依旧是那身蓝布衫,手里拿着一支竹笛。
她笑了笑:“谢谢你替我照顾那棵树。”
“您知道我会来?”女孩哽咽。
“当然。”苏棠指向窗外,“每个记得我的人,都会来。”
次日清晨,研究院外排起了长队。人们带着照片、录音、手写信件,甚至一?故乡的土,只为将亲人的名字录入“永忆库”。工作人员问他们动机,答案惊人一致:
“我不想让他们真的走远。”
而在宇宙深处,“归忆号”探测器并未停止运行。它携带的忆茶种子继续向外扩散,形成新的记忆生态。天文学家观测到,在遥远星系中,已有三颗行星表面出现类似光阵的结构,且频率与地球共鸣完全同步。
这意味着??记忆,正在宇宙中播种。
最后一个场景,发生在某个普通黄昏。
城市公园里,一位老人坐在长椅上看孙子玩耍。孩子跑累了,趴在他膝上打盹。老人轻轻拍着他背,哼起一首走调的民谣。
忽然,一阵风吹过,几片忆心树的叶子飘落肩头。他低头一看,怔住了。
叶脉分明勾勒出两张年轻面孔??男子执笔写字,女子倚窗吹笛。
他笑了,眼角泛泪:“原来你们也在听啊。”
风再次掠过,带走一片叶子,飞向无垠暮色。
远方山巅,万心灯静静燃烧,光芒比星辰更久远。
茶青青,心也该青青。
只要还有人愿意记住,
死亡就不是终点,
遗忘才是。
而这个世界,
正学会永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