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清查行动中的亮眼表现(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肖镇创立的“创新投资基金会”早已完成历史使命,解散多年。

肖镇深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对于已移交出去的民品业务主体——复兴投资集团,他并未过多干预。

规矩就是规矩,手伸得太长,难免惹人非议。

然而,这场席卷全国的“三角债”集中清理风暴,却意外地将肖镇一手创办的几所大学校办企业,以及复兴投资集团推到了聚光灯下,展现出令人侧目的财务健康度。

这几乎是肖系企业的一贯作风:当911所直属企业率先尝试某项管理创新或业务模式,不出半年,京城理工大学的京西集团、金陵航空航天大学的花卉投资集团、华南理工大学的宝安投资集团、春城理工大学的春城宏漆航天器集团、西北理工大学的西北新材等,必定会派出考察团,有样学样,迅速跟进落地。

这次清理“三角债”也不例外。

肖镇其人,在圈内是出了名的“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真金白银的保障,绝不肯轻易发货或开展业务。

他一手带出来的关联企业,自然也沾染了这股“务实到近乎苛刻”的风气。

自创新投资基金解散后,肖镇的直接管理范围主要聚焦在国防领域的保利投资集团,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国防科工系统企业。

在他的体系内,三角债问题本身并不算严重,更多体现为账期长短的博弈。

对于那些经营不善、管理团队不作为、接不到系统内订单的企业,肖镇的态度异常鲜明:允许市场优胜劣汰,被实力更强的同行兼并重组,纯属咎由自取。

经过几年对全国三线厂和国防研发生产单位的整合、消化,最终有近23%的企业因无法适应这种高效、严苛的竞争环境而被淘汰。

肖镇的管理风格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

他治下的国防企业,绝非东北某些民品企业破产后、管理层还能轻松调岗、异地做官那般“宽松”。

这里是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的领域,拥有独立且强大的审计监察体系。

每一次企业清算或兼并,伴随的都是对管理团队及其关联方的严格盘查和审计。

几年下来,因贪腐渎职、侵吞国有资产而被送上法庭、接受法律严惩,甚至被发配去艰苦地区进行劳动改造的干部,不在少数。

𝐵𝙌𝓖ok. 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