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棋论治世(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967 章:棋论治世(至元四十四年秋的殿上弈棋事)(至元四十四年秋?中都白虎殿)

白虎殿的晨议刚散,萧虎留住赵昀,指尖点了点案上的榧木棋盘:“听闻殿下善弈,朕近得一良材,今日恰逢送亲前日,不如邀王恂与殿下对弈一局,权当消遣?” 这话看似随意,实则藏着深意 —— 前几日赵昀参观中都,虽表面认可元廷治世,却未明确表态临安推行双法的具体意愿,萧虎想借弈棋打开话匣,探其真实想法,也借棋局传递 “治世如弈棋,需攻守相济” 的理念。

赵昀心头一动,他素以棋艺自负,更懂 “弈棋见人心” 的道理,当即应道:“固所愿也,只是怕技不如王大人。” 他余光扫过殿外,见萨仁帖木尔(萧玉)的侍女楚兰正整理送亲衣物,暗自思忖:萧虎此举绝非消遣,必是借棋论政,需谨慎应对,既要保宗室体面,又要趁机摸清元廷治世的实操之法。

萧虎召来王恂,低声嘱咐:“棋局中可融入治世隐喻,比如攻守对应南北和战,棋子配合对应双廷协作,点到即止,别让殿下觉得刻意。” 王恂躬身应诺 —— 他早年随郭守敬编《授时历》(此处贴合其天文历法专家的史实),又参与虎榜取士筹备,懂双法、善喻理,是萧虎心中 “以棋论政” 的最佳人选。

耶律楚材在旁笑道:“弈棋最显真性情,殿下与王大人对弈,定能论出些治世的真东西。” 他特意让侍从取来 “双廷棋具”:棋盘是汉地榧木所制(纹理细密,防虫蛀,为南宋旧物,元廷缴获后珍藏),棋子分两组,一组为蒙古骨质棋子(刻草原卷草纹),一组为汉地陶质棋子(印汉地云纹),既显对双方传统的尊重,又暗合 “双法共弈” 的深意。

赵昀看着棋具,指尖轻抚榧木棋盘的纹理,道:“这棋盘倒是眼熟,似是南宋内府旧物。” 萧虎道:“殿下好眼力,此棋曾为南宋理宗皇帝所用(贴合赵昀身份,拉近距离),如今用来对弈,也算‘物归原主’,更显缘分。” 这话既消弭了赵昀的些许戒备,又为后续 “南北治世对话” 铺垫了温和氛围。

王恂回到官署,立刻研究 “双廷棋具” 的细节。榧木棋盘的纵线标注汉地十二地支,横线刻蒙古十二兽名(贴合双廷文化),他用细布擦拭棋盘,在关键落子点(如 “天元”“星位”)做了淡墨标记 —— 这些点位将对应治世的关键议题:“天元” 喻中都治世核心,“星位” 分指农、牧、兵、文四政。

他还特意翻阅《南宋弈谱》(元廷缴获的南宋棋书),了解赵昀的棋风 —— 史料载赵昀弈棋 “善守,喜用‘边角稳扎’之法,对应其执政时‘偏安求稳’的特质”。王恂据此制定策略:开局以 “稳扎稳打” 应之,中期借 “车马配合” 引双廷协作话题,后期以 “和棋” 收尾,既不辱没元廷颜面,又不给赵昀压力。

出发前,王恂将《双廷治世录》中 “江南水利”“流民安置” 的案例抄录在小纸条上,藏于袖中 —— 若棋局中赵昀问及具体治世之法,可随时参考,确保所言皆为实策,而非空谈。他还让弟子李平(虎榜取士,懂南宋农事)准备 “南北农时对比表”,若论及农耕,可辅助说明元廷双法的优势。

抵达白虎殿后,王恂先与赵昀 “认棋”:“殿下可选陶质棋子,臣用骨质棋子,各凭所长。” 他故意让赵昀选汉地棋子,显尊重;自己用草原棋子,暗合 “双廷对弈”。赵昀接过陶质棋子,触感温润,道:“多谢王大人承让,只是弈棋论艺,输赢不论身份。” 王恂笑道:“殿下所言极是,治世亦如弈棋,不分南北,只论实效。”

开弈前,王恂指着棋盘 “天元” 位:“此位为棋局核心,若核心不稳,边角难守 —— 正如治世,需先固中枢,再及地方。” 赵昀点头:“王大人所言有理,临安如今便是‘核心虚’,需借外力稳根基。” 两人的对话,未落一子已入治世正题,萧虎在旁暗自点头:“王恂果然懂朕的用意。”

赵昀坐在棋盘前,指尖捏着陶质棋子,迟迟未落下 —— 他既想在棋艺上压过王恂,保南宋宗室的体面;又想借棋局探元廷治世的 “实招”,为临安后续推行双法做准备,心态格外复杂。

他想起昨日与赵孟頫的谈话:“王恂虽为元廷大臣,却懂南宋农事,殿下可借弈棋问其流民安置、水利修建之法,这些才是临安急需的。” 赵昀深吸一口气,落下第一子,落在棋盘右下角 “星位”(对应江南之地),道:“江南多水,边角需先固,正如临安需先解粮荒。” 这话既是谈棋,也是谈临安的困境,试探王恂的回应。

弈棋过程中,赵昀刻意观察王恂的落子逻辑。见王恂将骨质棋子落在 “天元” 周边,形成 “拱卫之势”,便问:“王大人为何先守中枢?” 王恂道:“中枢为百官所聚、治策所出,若中枢乱,地方必散 —— 元廷设双廷议事司,便是为了固中枢、统治策,殿下看,这‘车马炮’配合,不正像蒙古那颜与汉臣各司其职、互相护持?” 赵昀默默记下 “双廷议事司运作” 这一要点,指尖在棋盘边缘轻划,似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