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白虎察踪(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083 章:白虎察踪(至元四十八年冬白虎堂刘七侦知脱欢异动)
至元四十八年冬的中都,寅时的寒星还挂在天际,枢密院东侧的 “白虎堂” 偏院已亮起烛火。堂内,刘七(白虎堂统领,萧虎旧部,熟情报侦缉)手持一卷 “监控记录册”,指尖划过一行墨迹:“南城西域杂货铺‘帖木儿’(脱欢化名),近十日三赴废弃毡坊,两入西域商栈地窖,与陌生车夫(巴图)、管家模样者(帖木儿)接头,交接物体系羊皮卷包裹,行踪诡秘。”
桌案上并排放着三件物件:一枚从禁军杂役(脱欢旧部)身上搜出的残破察合台纹铜牌碎片、一张标注脱欢行踪的南城地图(红圈标记联络点)、一页模糊的羊皮卷残片(上面有 “寒夜酒冷” 四字,是脱欢与也速台的暗号诗)。刘七摩挲着铜牌碎片,对身旁的副手赵五道:“这铜牌是察合台系旧物,‘帖木儿’必是阿鲁台残党;那羊皮卷上的字,绝非普通商人文书,定是联络暗号 —— 此人定在密谋大事,需加派人力,盯紧他的一举一动。”
此时,堂外传来眼线张九的脚步声。张九一身商贩装扮,肩头落着雪,递上最新的监控记录:“刘统领,‘帖木儿’昨夜戌时从杂货铺后门出去,去了北城也速台旧宅,翻墙而入,半个时辰后离开,手里多了个锦盒,看尺寸像酒壶。” 刘七眼中一凛:“也速台是窝阔台系削权贵族,与萧大人有旧怨,两人勾结,必为不利之事!”
他立刻铺开地图,用墨笔在 “也速台旧宅” 与 “西域杂货铺” 间画了条线:“加派两组人,一组盯杂货铺,一组盯也速台旧宅,记录所有进出人员、交接物品,稍有异动,即刻报我!” 烛火映着刘七紧绷的面容,白虎堂的情报网,已悄然将脱欢与也速台的异动,纳入了严密监控。
白虎堂是萧虎在枢密院下设的秘密情报机构,专为监控叛党余孽、防范边疆异动而设,直属于萧虎,不隶其他部门 —— 自阿鲁台叛乱平后,萧虎深知 “叛党未绝,需防复乱”,遂奏请皇帝设立,选调元军精锐中 “善侦缉、懂伪装” 者入堂,共五十人,分 “眼线组”(二十人,伪装成商贩、杂役等)、“分析组”(十五人,整理情报、破译暗号)、“行动组”(十五人,待命应对突发),职责是 “察奸宄、防异动、报中枢”,确保中都与草原的安稳。
刘七是白虎堂首任统领,早年随萧虎在漠北征战,曾因 “孤身潜入叛军营地获取情报” 立过战功,熟草原习俗、懂情报侦缉,且对萧虎忠心耿耿。他身材中等,面容普通,留着短须,常穿粗布袍,混在人群中毫不起眼 —— 这正是情报统领的优势,便于亲自探查。他对白虎堂的运作有严格规制:“眼线需‘隐于市、察于微’,不暴露身份;情报需‘实有据、无虚言’,经三层核验;上报需‘急则递、缓则汇’,不延误时机”,这些规制,让白虎堂成立半年来,已破获三起小规模叛党联络案,成为萧虎掌控情报的核心力量。
白虎堂的办公地选在枢密院东侧偏院,外观是普通的 “民宅”,门口挂着 “萧府粮囤” 的幌子,实则内里是情报中枢:正房是分析组的 “情报整理室”,墙上挂着中都与草原的地图,桌上堆着监控记录册;西厢房是眼线组的 “交接室”,眼线们在此汇报情报、领取任务;东厢房是行动组的 “待命室”,备有弓箭、弯刀、伪装衣物,随时可行动 —— 这种 “外暗内明” 的布局,既避免引人注意,又便于高效运作。刘七常对下属道:“咱们是萧大人的‘眼睛’,眼睛亮,才能防患于未然,中都才能安稳。”
白虎堂的情报来源有三:一是 “眼线布控”,在中都各城门、商栈、驿站、贵族旧宅周边,均有白虎堂眼线,伪装成商贩、杂役、驿卒;二是 “部门联动”,与禁军缉捕司、驿站巡检司共享部分信息(如外来商旅登记、可疑人员记录);三是 “线人举报”,吸纳部分悔改的叛党余孽、知情市民为线人,给予赏赐(如白银、免徭役)。这些来源,让白虎堂的情报网络覆盖中都全域,不易遗漏异动。
此次关注脱欢,最初源于 “线人举报”—— 一名西域商栈的掌柜(曾被脱欢强买过伪造凭证,心怀不满)向白虎堂举报 “南城有个西域布商‘帖木儿’,生意清淡却久不关门,夜间常有陌生人往来”。刘七遂派眼线张九去南城监控,这才有了后续的情报收集 —— 白虎堂的情报工作,往往从这样的 “细微举报” 开始,再通过细致监控,挖出背后的大异动。
白虎堂发现脱欢异动的第一条线索,源于对 “禁军杂役异常” 的监控 —— 这名杂役正是脱欢的旧部(伪装成禁军杂役,负责传递护卫情报),他的反常行为,引起了白虎堂眼线的注意,成为情报链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