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卧底探毒(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084 章:卧底探毒(至元四十八年冬白虎堂陈九混入脱欢党羽侦缉)

至元四十八年冬的中都南城,巳时的阳光斜照在 “西域铁匠铺” 的招牌上。铺内,陈九(白虎堂卧底,伪装成西域铁匠)正挥着铁锤,给一把弯刀淬火,火星溅在他粗布围裙上,留下点点焦痕。他抬头时,瞥见铺外巴图(脱欢党羽)的身影 —— 巴图正盯着他手中的活计,眼神里带着审视,这是陈九混入脱欢党羽的第三天,能否获取信任,就看今日的 “表现”。

巴图走进铺内,指着墙角的破损铁架:“听说你是撒马尔罕来的铁匠,这架子能修吗?修好了,我家掌柜有重谢。” 陈九放下铁锤,用半生不熟的汉话道:“能修,不过需用西域的‘冷锻法’,修完后比新的还结实。” 他边说边取来工具,手指灵活地拆解铁架,动作娴熟 —— 这手艺是他在白虎堂特意学的,为的就是这一刻能 “露一手”,让巴图放心。

修铁架时,陈九故意闲聊:“我从撒马尔罕来,路上遇战乱,盘缠丢了,只能靠打铁糊口,若掌柜有活计,我愿长期做,给口饭吃就行。” 巴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松动:“我家掌柜确实缺个懂西域手艺的铁匠,你跟我走,若掌柜满意,以后就跟着我们干。”

陈九心中一紧,表面却不动声色,收拾好工具,跟着巴图走出铁匠铺。他知道,这一去,便是深入虎穴 —— 脱欢的党羽多疑,稍有不慎便会暴露;但他更清楚,只有靠近脱欢,才能摸清毒酒炼制的地点,确认献酒的时间,为白虎堂的应对争取关键情报。

白虎堂要派卧底混入脱欢党羽,需满足 “三懂三能”:懂西域语言(脱欢伪装西域商人,党羽多懂西域商话)、懂草原习俗(脱欢是察合台系旧部,党羽多有草原背景)、懂手工技艺(脱欢党羽需修工具、制器物,工匠身份易混入);能伪装、能应变、能保密。经过筛选,陈九成为最佳人选 —— 他出身漠北,父亲曾是西域商栈的铁匠,自幼学蒙古语、西域商话,熟草原习俗;早年随父学打铁,技艺娴熟,且在白虎堂训练过 “伪装与应变”,曾参与过小规模的卧底任务,经验丰富。

陈九今年二十七岁,身材高大,手掌布满老茧(铁匠的标志性特征),皮肤黝黑(长期打铁日晒),留着络腮胡,说话声音洪亮,自带 “工匠的粗粝感”—— 这种外形,与 “西域落魄铁匠” 的身份高度契合,不易引人怀疑。刘七在选拔时,曾问他:“脱欢党羽多疑,若被盘问过往,你如何应对?” 陈九答:“我可编‘撒马尔罕战乱,父亡家破,逃来中都’的经历,随身带父亲留下的西域铁牌(伪造的旧物),可证身份;若问技艺,我可现场打铁,露真本事。” 刘七闻言,点头认可:“你既懂他们的语言习俗,又有真手艺,此去需谨慎,若遇危险,可弃任务,保命为上。”

出发前,白虎堂给陈九做了 “三项准备”:一是伪造 “西域铁匠凭证”,上面写着 “撒马尔罕铁匠帖木格(陈九化名),父业子承,因战乱避祸中都”,盖有伪造的撒马尔罕商栈印;二是准备 “身份信物”,一块父亲留下的旧西域铁牌(刻有铁匠铺标记),一件磨损的西域粗布袍(符合落魄铁匠的形象);三是制定 “联络暗号”,陈九若需传递情报,可在南城 “老茶铺” 的窗台上放 “带黑炭的馒头”(黑炭代表有情报,馒头是传递载体),由白虎堂眼线张九取走;若遇危险,可在馒头里放 “红布条”,表示需撤离。

刘七还特意给陈九做 “模拟盘问”:让白虎堂成员伪装成脱欢党羽,盘问 “撒马尔罕的铁匠铺分布”“西域打铁的技法”“逃来中都的路线”,陈九对答如流,甚至能说出撒马尔罕知名铁匠铺的名字(提前背熟的),演示西域 “冷锻法”(用冷水淬火,让铁器更坚硬),让模拟者信服。刘七道:“你的准备已足,但脱欢党羽比模拟者更狡猾,此去需记住:少说话、多观察、不主动打探,等他们信任你,再找机会查情报。”

陈九出发前,向刘七行了个军礼:“请统领放心,我定不辱使命,摸清毒酒地点与献酒时间,为萧大人保驾护航。” 刘七拍了拍他的肩:“保重,我们在外围接应你,切勿冲动。” 就这样,陈九带着 “西域铁匠帖木格” 的身份,在南城开了家小铁匠铺,等待脱欢党羽的 “上钩”—— 这是卧底任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让目标主动 “找上门”。

陈九要让 “西域铁匠帖木格” 的身份无懈可击,需从 “言行、器物、生活习惯” 三方面做细节塑造 —— 元代中都的西域商人、工匠众多,但 “落魄铁匠” 的身份需有 “真实感”,不能有半点 “刻意伪装” 的痕迹,否则极易被脱欢党羽识破。

言行上,陈九刻意 “带西域口音”:说汉话时,故意将 “我” 说成 “俺”,“铁匠” 说成 “铁匠爷”(西域商话的汉话转译习惯),且说话语速慢,常 “想半天才能答”,装作 “不熟练汉话”;与人交流时,多听少说,回答问题时 “只说事实,不添细节”,比如被问 “为何来中都”,只说 “战乱,活不下去”,不多说父亲如何去世、路上如何逃难,避免 “言多必失”。一次,隔壁布铺掌柜问他 “撒马尔罕的布好不好”,陈九道:“俺是铁匠,不懂布,只懂铁。” 简单一句话,既符合身份,又避开了不熟悉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