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扎根极寒,“灵犀”为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2004年的新年钟声尚未敲响,凛冬的严寒已席卷北疆。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哨所,呵气成冰,气温直逼-40℃。“钢流”系统的“扎根”测试,在这片生命的禁区拉开了帷幕。与此同时,在温暖的联合实验室内,“灵犀-康复”项目却因沈清秋的深度融入而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一座无形的桥,在极寒与温暖之间悄然架起。
边防某部驻地,风雪呼啸。简陋的营房里,陈默、赵铁柱和几名技术人员正紧张地进行着最后调试。战士们穿着厚重的防寒服,好奇又期待地打量着那套即将与他们共赴极寒的“铁臂”。
“扎根”测试目标: 在真实极端高寒、强风、冰雪环境下,验证“钢流”系统(集成“青河”耐寒部件)的长期可靠性、作战适用性及维护保障性。
测试内容:
1. 低温启动与续航: 装备在室外静置一夜(-38℃)后,能否正常启动?满电状态下持续中等强度助力(如巡逻负重)能坚持多久?
2. 风雪巡逻与潜伏: 全副武装(含防寒面罩、厚手套)进行长时间雪地巡逻、雪窝潜伏,测试系统运行稳定性、意念指令响应、以及穿戴舒适性对作战效能的影响。
3. 战术动作与应急: 在深雪及冰面上进行战术跃进、据枪、翻滚、伤员拖拽等动作,检验“铁臂”在极端条件下的助力协调性、安全性和结构可靠性(重点监控改进的mPEEK卡扣等部件)。
4. 简易维护: 在缺乏专业工具和温暖环境的条件下,战士能否根据简易手册完成电池更换、头带衬垫清洁等基础维护?
吴超(已晋升士官)的实战日志(节选):
Day 1: 静置一夜的“钢流”启动顺利!预热功能给力,电池保温层效果显着。巡逻5公里,雪深过膝,“铁臂”助力感清晰,肩膀负担轻了不少。就是戴着厚手套操作头带有点笨拙,意念集中度受点影响,但指令基本能识别。
Day 3: 大风雪!潜伏4小时,睫毛都结冰了。“钢流”全程在线,没掉链子!低温续航比预期还好。就是面罩呼出的热气在头带电极附近结了点霜,信号偶尔波动,但不影响核心指令。潜伏结束快速据枪,响应迅速!
Day 5: 冰面战术翻滚测试!故意做了几个狠的!新卡扣(mPEEK)纹丝不动!赞!“铁臂”助力在翻滚时有点‘滞后感’,感觉它还没完全‘理解’我身体的快速旋转意图,但没造成危险。落地冲击缓冲比上次好。
Day 7: 模拟伤员拖拽(在深雪坑)。双人“钢流”爆发力惊人!硬是把一个壮实战友从齐胸深的雪里拖了上来!就是回来后发现一个“铁臂”肘关节的低温润滑脂有点凝固迹象,活动时轻微异响。用配发的暖贴包着捂了半小时,恢复正常。维护手册得加一条:极寒环境下,关节处需定期用暖贴“热敷”保养。
陈默的观察与思考:
𝐵 𝑸 ℊ ok. n e 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