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蘑菇捡回来只是一个小工程,清理土壤和枯枝树叶花费的时间远比想象的多。三人坐在院子里,一直忙到下午1点多才弄完。

洗干净一筐奶浆蘑,李恒对余淑恒讲:“中午我亲自下厨,爆炒腊肉吃。”

余淑...

夜校的课持续到十点半。窗外雪未停,簌簌落在屋檐上,像谁在轻轻叩门。林小满合上教案时,指尖已有些发僵。她搓了搓手,把讲义仔细收进帆布包里??这是母亲用旧军装改的,边角磨得发白,却结实得能再背十年。

“林老师,”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孩追上来,手里攥着笔记本,“您刚才说的‘容缺受理’试点,我们街道能不能也申请?上周有个哮喘病人,因为没带社保卡被拒诊,送医晚了差点出事。”

林小满停下脚步,点点头:“可以,我明天就联系医保局协调流程。但你要记住,制度落地的关键不在文件,而在执行的人有没有一颗急人所难的心。”她顿了顿,从包里抽出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卡片递过去,“这是我们新做的便民服务卡,扫码就能看到所有报销政策和紧急通道电话。你们社区有多少户?回头我让小陈多送些过来。”

女孩接过卡,眼圈忽然红了:“我们那边大多是下岗工人,年纪大、病多,很多人连字都不识全……可您居然还做了带语音播报的版本?”

“是小军设计的。”林小满笑了笑,“他说,不能让人因为不会读字就被拦在救命门外。”

走出教学楼,风裹着雪粒子扑面而来。她拉紧围巾,推起那辆老旧的凤凰牌自行车。车链子吱呀作响,像是这城市无数个夜晚最熟悉的伴奏。拐过街角时,路灯忽明忽暗,照见前方积雪中一串歪斜的脚印,通向巷子深处那间亮着灯的小诊所。

她迟疑了一下,还是调转车头跟了上去。

诊所门口挂着褪色的蓝布帘,门缝里透出昏黄灯光。掀帘进去,一股浓重的药味混着潮湿气息扑来。屋里只有一张铁架床,床上躺着个中年男人,脸色青灰,呼吸急促。床边坐着个穿补丁棉袄的老太太,正用冷水浸过的毛巾一遍遍擦他额头。

“血压多少?”林小满脱下手套,快步上前。

老太太抬头,眼里满是惊慌:“没量过……老李从工地回来就说头晕,吐了两次,现在喊不醒……我们没卡,不敢去医院……”

林小满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便携血压计,绑上手臂一测:195/120。她心头一紧,这已是极高危状态,随时可能脑出血。

“叫救护车了吗?”

“打了,说要等二十分钟……可这儿太偏,司机找不到路……”

她当即拨通急救中心调度电话,报清地址后特意强调:“患者疑似高血压危象,意识模糊,请务必十分钟内到达,否则后果自负。”挂断后又迅速联系社区医院值班医生,请对方提前准备接诊。

趁着等待间隙,她蹲下身握住老人的手:“大叔,听得见我说话吗?我是社区医保服务站的林医生。你别怕,医院已经在等你了。”

男人眼皮微微颤动,喉咙里发出含糊的音节。

林小满转向老太太:“您是他爱人?参保了吗?”

“参了……可卡还没拿到手,说是单位漏报了名单……”

“没关系。”她语气平静,“只要登记过信息,系统就有记录。等会儿到了医院,直接说你是‘应急备案人员’,我会跟医保窗口打招呼。费用先由社区垫付,后续补材料就行。”

老太太嘴唇哆嗦着,终于忍不住哭出来:“姑娘,你说的话我都信,可我真怕啊……去年隔壁老张就是送晚了,人走的时候都没闭眼……”

“这次不一样。”林小满轻轻拍她的手背,“制度在变,人在变,我也在。”

救护车终于抵达。她跟着上了车,在颠簸途中一直监测着病人生命体征。抵达医院后,她一路护送到急诊室,亲自与医生交接病情,并当场签署担保书,确保治疗不受缴费限制影响。

凌晨一点十七分,病人转入ICU,暂时脱离危险。

她靠在走廊墙边喘口气,才发现鞋袜早已湿透,裤脚结了一层薄冰。手机震动,是小军发来的消息:“姐,康民药房那个刘姓保管员判了三年六个月,赃款追回六万八。法院采纳了咱们提交的受害人证言。”

她回了个“好”字,没有再多言。太多胜利都带着残缺的痕迹??追回来的钱,补不回周奶奶的生命;判刑的骗子,也无法抚平那些被吓坏的孤寡老人心中的恐惧。

第二天清晨,她没回家,而是直奔区医保局会议室。今天是“人脸识别+指纹双认证”系统上线首日,全区十八个服务点同步启动。她作为试点负责人,必须全程跟进。

会议开到一半,技术方突然报告:城南三个站点设备无法联网,数据同步失败。

“是不是线路问题?”副局长皱眉。

林小满起身:“我去看看。”

她骑车穿过半个城区,赶到城南服务站时,发现路由器指示灯正常,但终端始终显示“连接超时”。她蹲在机柜前检查接口,忽然注意到墙上一根网线被人剪断后又胡乱接上,胶布松脱,铜丝裸露。

“有人故意破坏。”她低声说。

工作人员一脸震惊:“谁会干这种事?这系统不是为了防骗保吗?”

“正因为如此。”林小满拨通小陈电话,“立刻查最近三个月离职的系统操作员名单,尤其是被停职或警告过的。另外,通知公安技侦,我们需要调取昨晚监控。”

两小时后,线索指向一名原信息录入员赵某。此人因伪造参保资料被辞退,怀恨在心,昨夜潜入服务站破坏线路,并试图篡改后台权限。

“他还联系了两家私立医院。”小陈脸色凝重,“想卖一套绕过人脸识别的‘绿色通道’方案,每张卡收费两百。”

林小满握紧笔,指节泛白。这些人总能在制度缝隙中嗅到血腥,把救命的通道变成牟利的暗道。

“发布紧急通告,”她果断下令,“所有异常登录尝试将触发自动报警,同时启用备用卫星通信模块,确保主网瘫痪时业务不停摆。另外,今晚召开居民代表会,我要当面解释情况,绝不隐瞒。”

傍晚六点,社区活动室座无虚席。六十多名居民挤在暖气片旁,有人抱着孩子,有人拄着拐杖。林小满站在黑板前,用最直白的语言讲清楚事件经过。

“有人想破坏我们的系统,因为他们害怕阳光照进来。”她说,“但他们不知道,真正坚固的不是机器,是人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多看一眼陌生人的困难,多问一句‘需要帮忙吗’,那么任何漏洞都会被及时堵住。”

一位退休教师站起来:“林医生,我能当监督员吗?我家就在服务站对面,每天都能看见进出的人。”

紧接着,菜市场卖鱼的大嫂、修自行车的老李、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纷纷举手报名。

那一晚,他们建立了全区第一个“居民联防巡查队”,二十四小时轮值,发现问题即时上报。

三天后,赵某落网。搜查其住处时,在床垫下发现一份手写名单,上面标记着三十多个“易操控对象”??全是独居老人、文盲或残障人士,计划冒用其身份进行新一轮骗保。

林小满看着那份名单,久久未语。她忽然想起周奶奶临终前的话:“姑娘,我这辈子没享过福,但最后这几个月,药能报了,饭也能吃饱了……值了。”

原来,有些人拼尽一生,只为换来一句“值了”。

而她所能做的,就是不让这份“值了”被践踏。

十二月初,寒潮来袭。林小满带队前往山区开展冬季巡诊。山路结冰,汽车无法通行,她们背着药箱徒步前行。整整七天,走访了六个自然村,为三百余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发放越冬药品。

在一个海拔八百米的小寨子里,她遇见了十二岁的阿秀。女孩因先天性心脏病错过最佳手术期,如今走路稍快就会喘息。母亲早逝,父亲靠砍柴维生,家里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

“能治吗?”父亲蹲在门槛上抽烟,声音沙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