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小满翻开最新政策手册:“可以。今年新增了儿童重大疾病专项救助,先心病手术全额报销,术后康复也有补助。但我需要你带她去市医院做全面评估。”

男人猛地抬头:“可路费、吃住……”

“交通由民政安排大巴统一接送,食宿补贴每天十五块,孩子还能领营养金。”她把文件一页页念给他听,直到他眼里的怀疑慢慢化作希望。

离开那天,阿秀追出半里地,塞给她一只手工缝制的布老虎。“奶奶说,红色能驱邪,保平安。”

她抱着布老虎走在雪地里,眼泪无声滑落。这世上最沉重的,不是病痛本身,而是明知有药可救,却因贫穷与无知眼睁睁看着生命枯萎。

回到市区当晚,她起草了一份《关于扩大农村儿童先心病筛查覆盖面的建议》,附上阿秀的病例照片和走访记录,连夜递交市卫健委。

一周后,批复下来:明年春季启动全市范围免费筛查项目,优先覆盖偏远乡村。

与此同时,她推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迎来新突破??通过与电信公司合作,开通“语音提醒+短信推送”功能,每月定时通知慢性病患者复诊、买药、报销进度。对于无手机老人,则由邻里互助员代为传达。

元宵节那天,服务站举办灯谜会。孩子们提着纸灯笼跑来跑去,笑声洒满院子。林小满正在帮一位盲人阿姨调试语音服务机,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喧闹。

原来是王大爷来了,身后跟着两个年轻人,捧着一块红布盖着的牌匾。

“林医生!”老头中气十足,“我们全楼住户凑钱做的,你必须收下!”

揭开红布,鎏金大字赫然入目:“民心所向”。

她愣住了,眼眶发热。

“别觉得夸张。”王大爷拉着她的手,“你记得我那次偷偷停药吧?后来你不仅帮我争取药品降价,还每周打电话问我吃药没。我儿子在外打工五年没这么关心过我……这块匾,是我们大家的心意。”

人群鼓掌欢呼,林小满却只是轻轻抚摸着那四个字,仿佛触摸到了某种沉甸甸的真实。

第二天,她把匾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然后打开电脑,开始整理新的工作清单:

-推进青少年医保覆盖率提升(当前仅68%)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试点(已有三人因抑郁未获救治自杀)

-协调教育部门,实现学龄儿童参保与入学挂钩

-编写《基层医保实务手册》,供全国同行参考

二月春风拂面,新一批志愿者培训开始。林小军已成为正式员工,负责数据稽核组。他在例会上提出一个惊人发现:某些药店虽未大规模刷卡,但存在“拆分处方”行为??将高价药拆成多张小额单据,规避系统预警。

“这是一种更隐蔽的骗保。”林小满立即组织专项排查,最终锁定三家连锁药店,涉及金额逾十二万元。

处理完案件后,她专程去拜访其中一家药店老板。对方五十多岁,满脸疲惫。

“我知道错了。”男人低头,“可你也知道,房租涨、人工贵,不这么做,店根本开不下去……”

林小满沉默良久,说:“我可以建议药监局对你减轻处罚,但前提是公开整改,并加入我们的‘平价药房联盟’??承诺常用药不高于指导价,换取政府流量支持和宣传资源。”

男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真的可以?”

“制度不该只有惩罚,也该有出路。”她说,“我们要打击蛀虫,也要给迷途者一条回家的路。”

春天来临时,全市已有四十七家药店加入联盟。百姓买药便宜了,药店客流回升,双赢。

四月五日,清明。又是一年周奶奶忌日。

林小满早早来到墓园,带来两盆绿植,放在坟前。两个小女孩如今已被亲戚接走抚养,大的上了四年级,小的也开始读小学。她们托人送来一封信,夹在花盆底下:

“林阿姨,我和妹妹现在每天都能喝牛奶。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说我将来能当作家。我想写一篇《我的星星阿姨》,您会喜欢吗?”

她把信贴在胸口,仰头望着湛蓝天空。远处山桃花开了,粉白一片,如云似雾。

回到服务站,桌上放着一封匿名信。拆开一看,是一份手绘地图,标注着几处城乡结合部的“黑诊所”。旁边写着:“他们打着医保定点幌子骗钱,专坑外地人。我知道内情,但不敢露面。”

她立刻召集团队,联合公安展开摸排。两周内捣毁五个非法医疗点,解救被骗农民工二十三人,追回损失近二十万元。

行动结束当晚,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1989年4月20日,谷雨。今日无星无月,唯有心中灯火长明。有人躲在暗处吞噬弱者,就有人愿执炬前行。我不知自己能走多远,但只要还有一个人因我而少受一分苦,这条路,我就非走不可。**

初夏,国家医保局派人前来调研,总结“林小满工作法”。经验材料被编入全国基层培训教材,她的名字开始出现在更多城市的政策文件里。

但她依旧每天骑车上下班,依旧亲手为老人倒水讲解,依旧在深夜伏案修改方案。

有人问她:“你现在影响力这么大,为什么不往上走一步?至少当个科长。”

她摇头:“我喜欢离地面近的地方。那里有泥土的气息,有真实的哭声和笑声,有让我舍不得放手的温度。”

秋天,阿秀接受了手术。术后第三天,她画了一幅画寄给林小满:蓝天白云下,一个穿白大褂的阿姨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走向一座发光的房子。画纸角落写着:“那是医院吗?我觉得,更像是家。”

她把画贴在办公室墙上,正好对着“民心所向”的匾额。

冬至那天,下了第一场雪。夜校教室里暖意融融,新一期学员正在进行结业考核。林小满坐在后排静静听着。

一个年轻护士站起来发言:“以前我觉得医保就是盖章、打单子。可跟林老师学了三个月,我才明白,它其实是‘希望’的另一种写法。”

掌声雷动。

她微微一笑,望向窗外。雪花静静飘落,覆盖了屋顶、树梢、车棚,也覆盖了这一年所有的奔波与泪水。

手机震动,父亲又发来短信:“今年团圆饭,全家都等你。”

她回复:“好,我一定回。”

这一次,她没有食言。

她知道,有些路注定漫长,但只要一步一步走下去,总会走到灯火通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