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劝告(2/3)(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伏云真人说完了这句话之后,牛饮一般,喝了一口茶,吃了一嘴的“茶叶”,随即将其啐在了茶碗里面。

没有察觉到这道童说话,于是更加不耐的说道:“问你呢,说话!”

吓的道童浑身一颤抖。

伏云...

冬至后的第七个凌晨,阳光如细针般刺破云层,洒在医院洁白的墙壁上。那抹蓝光只在一瞬闪过,便沉入婴儿眼底,像是星辰坠入深潭,无声无息。护士低头记录时,并未察觉体温计上的水银柱微微震颤了一下,仿佛被某种无形之物轻轻触碰。

星芽的第一声啼哭很轻,不像寻常新生儿那样撕心裂肺,倒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一缕风铃声,清越而温柔。母亲将她抱入怀中,指尖抚过她额前柔软的胎发,忽然觉得胸口一热??不是疼痛,也不是激动,而是一种久别重逢般的熟悉感,仿佛这孩子本就该回到她身边,只是迟到了太久。

“星芽。”她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声音低得只有自己听见,“你终于来了。”

窗外,朝阳正缓缓爬升,雪地反射出金红交错的光晕,像是一场静默的庆典正在大地之上铺展。而在千里之外的村庄里,念霜才刚刚睁开眼。

屋内炉火未熄,艾草燃烧后的余香仍萦绕梁间。她起身推开木门,雪已停了,天地一片澄净。远处山脊线上,几只乌鸦掠空而过,翅膀划开晨雾,留下一道道短暂的痕迹。她望着那方向,忽然抬手摸了摸颈间的鼓槌吊坠??它不再冰冷,反而透着一丝温润的搏动,如同心跳。

她知道,那一夜的鼓声没有白费。

背上行囊,她踏雪而出。脚印一行行延伸向村外小路,每一步都踩碎薄冰下的暗流回响。邻村不远,步行不过半日,但她走得极慢,像是在等什么人追上来。途中经过一座断桥,桥下河水封冻,冰面裂纹纵横,竟隐隐拼出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她驻足片刻,从怀中取出《共感录》,翻到空白页的第一页。

笔是用老槐树根削成的,墨则是昨夜灯笼烧尽后收集的灰烬调制而成。她提笔写下:

>**第一课:如何让死者开口说话。**

不是教条,不是咒语,而是最朴素的提醒:

“当你唱傩戏时,不要想着表演。你要相信,台下坐着的不只是活人。那些你记得的名字,哪怕从未谋面,也会循声而来。他们不需言语,只需存在。而你的声音,就是他们的呼吸。”

写完这段,她合上书,继续前行。

抵达邻村时已是正午。村口立着一块残碑,上面字迹风化难辨,唯有底部刻着一行小字:“壬寅年,亡者名录”。念霜伸手摩挲那凹痕,忽觉指尖微麻,似有无数细小的记忆顺着皮肤渗入血脉。她没多言,径直走向村中祠堂。

这里原是个废弃的学堂,如今临时改作排练场。十几个少年早已等候多时,男女皆有,年纪最小的不过十岁,最大的已近二十。他们脸上带着好奇与敬畏交织的神情,目光齐刷刷落在她身上,尤其是她背后的鼓架和红袍。

“你们谁想学《赎》?”她问。

无人应答。不是犹豫,而是震撼于她的气场??那不是演员的光环,而是一个背负着太多名字的人所独有的沉重光芒。

最后是一个扎辫子的女孩举起手:“我想学。我奶奶去年走了,走之前一直在哼一段调子,我没记住……我想把它找回来。”

念霜看着她,点头:“好。那你先站到中间来。”

女孩依言上前。念霜从行囊中取出三块木牌,分别放在地上:因纽特女孩、小满、星芽。然后她盘膝坐下,轻敲鼓边,发出一声短促却不容忽视的“咚”。

“闭上眼睛。”她说,“现在,告诉我你最后一次见奶奶是什么时候。”

女孩颤抖着闭眼:“是冬天……她在灶台前煮姜汤,说要给我驱寒。后来我就睡着了。再醒来,她已经不在了。”

“你还记得她的味道吗?”

“有艾草味,还有……一点点樟脑丸的气息。”

念霜缓缓加大鼓点节奏,低吟起一段未曾公开的副调:

>“灶火熄了,碗还温着,

>老人坐在门槛上看雪,

>她不说冷,也不说累,

>只把名字缝进衣角线头里……”

歌声一起,祠堂内的空气骤然凝滞。有人感到肩头一沉,似有人轻轻搭手;有人鼻尖闻到熟悉的烟火气;更有那女孩突然抽泣起来,喃喃道:“奶奶……是你吗?”

念霜不停歌,也不答话,只是将鼓点越敲越密,直至整座屋子仿佛都在共振。忽然,挂在墙角的一面旧铜镜泛起涟漪般的波光,镜面浮现一道佝偻身影??正是那老人的模样!她嘴角微扬,抬手做了个掖被角的动作,随即消散。

全场寂静。

良久,念霜收鼓,轻声道:“这就是《赎》的力量。它不复活死者,但它让记忆变得可触、可听、可感。只要还有人愿意聆听,亡者就不会真正离去。”

少年们一个个跪倒在地,不是出于恐惧,而是感动与顿悟。他们终于明白,这不是一场演出,而是一次仪式,一次跨越生死的对话。

午后教学正式开始。念霜逐字讲解唱词,纠正发音中的情感偏差。她强调:“每一个拖腔都要有思念做底色,每一记鼓点都得踩在心跳的间隙里。”她教孩子们用手掌贴地感受大地脉动,说那是千万年前祖先留下的节拍器;她让他们对着枯井喊话,听回音是否带回了回应。

当夕阳西斜,第一段完整版《赎》终于被这群少年合力唱出。鼓声响起那一刻,村外老坟坡上的积雪竟自行塌陷出一条小径,直通祠堂门口。一只白猫不知从何处窜出,蹲在窗台上静静注视,眼中映着晚霞,也映着那一排排看不见却分明存在的脚印。

念霜站在人群之后,默默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无喜悦,唯有沉重。

因为她知道,《赎》一旦传开,便再也无法收回。这份力量不属于任何人,也无法被掌控。它可以唤醒爱,也能撕裂伤疤;能连接灵魂,也可能引来不该存在的东西。

夜深人静时,她独自坐在院中石凳上,翻开《共感录》新写的一页,继续书写:

>**第二课:警惕共鸣的代价。**

>

>共感非术,乃心之桥梁。但桥建得越长,通往的未必全是故人。有些存在,早已脱离形体,藏匿于遗忘的夹缝之中。它们模仿亲人的声音,伪装温暖的气息,只为借一口呼吸重返人间。

>

>如何分辨?

>真实的亡者不会强求你做什么,他们只是出现,然后离开。若有人执着挽留,反复诉说不甘,甚至诱导复仇或自毁,请立刻中断仪式。

>记住:真正的告别,是从容的。虚假的归来,总是带着刺。

写到这里,笔尖一顿。她抬头望月,今夜无雪,天空清澈如洗,银河横贯天际。她忽然想起星芽最后说的话:“我会以一个普通女孩的身份出生。”

那么此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是否已有另一个“她”正睁眼看这个世界?

b  𝐐  𝐆  ok. n  e  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