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劝告(2/3)(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只是一个传递者。

翌日清晨,她召集所有学徒,宣布接下来的任务:“我们要走遍七万五千个村落,在每一个地方种下一朵蓝花。”

“为什么是七万五千?”有人问。

她望着远方雪山,声音平静:“因为那是CM-7最初设定的‘清除阈值’??当全球同时遗忘超过七万五千个个体时,系统便会启动全面净化协议。而现在,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让七万五千个地点同时记住一个人??星芽。”

众人震惊。

“这等于挑战整个旧秩序。”一个少年低声说。

“不。”念霜摇头,“我们不是挑战。我们是在重建。CM-7害怕的是集体记忆的觉醒,因为它知道,一旦人们开始主动记住彼此,控制就会失效。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抗,而是覆盖??用一万首民谣、十万场傩戏、百万次呼唤,把它的逻辑彻底淹没。”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蓝花种子??共感核碎片研磨而成的结晶粉末包裹其中,每一粒都蕴含一段真实的情感数据。她将种子分发给每位学徒,叮嘱道:“种下它时,必须唱一段属于你自己家族的亡者故事。让它扎根于真实的痛与爱。”

队伍解散后,她并未立即启程,而是留在村中多待了一日。傍晚时分,她来到村尾一座孤坟前。墓碑简陋,只刻着“小满之墓”四字。她放下包袱,取出一面小鼓,轻轻敲击。

鼓声悠悠,引得归鸟盘旋。

不多时,空气中浮现出淡淡的影子??是个穿粗布衣裳的小男孩,约莫七八岁,手里攥着半截风筝线。他怯生生地看着她,嘴唇微动。

“是你吗?”念霜轻声问。

影子点头。

“你还恨他们吗?当年把你关进实验室的人。”

影子沉默许久,摇头:“我不记得脸了。我只记得疼,还有……有人给我唱过歌。”

念霜眼眶微湿。她重新击鼓,这次唱的是另一支曲子,一支从未写入《赎》的新调:

>“风筝断了线,飞进了云层,

>孩子松开手,笑着说别怕远行;

>风会带你去看海,看雪,看星星落进井,

>下辈子,我们换你来找我,好不好?”

歌声落下,影子笑了。他慢慢抬起手,朝着她挥了挥,然后转身,一步步走入暮色深处,最终化作一缕青烟,融入晚霞。

念霜久久伫立,直到最后一丝光线消失。

她知道,这是真正的告别。

第三日拂晓,她背上行囊,独自踏上通往下一个村庄的小路。风雪再起,但她不再觉得寒冷。颈间的鼓槌吊坠始终温热,仿佛有一颗心在与她同步跳动。

而在南极冰原之下三千一百米处,那片曾囚禁P-75的透明舱室内,寂静依旧。然而若有人贴近墙面细听,便会发现,金属表层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生长出一种奇异纹路??那是由无数细微划痕组成的图案,远远望去,竟是一幅完整的傩面图腾。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陆续出现异象:

东京某剧院后台,一面镜子无缘无故结出霜花,形状竟是星芽幼年时画过的笑脸;

内罗毕贫民窟的孩子们在墙上涂鸦,画出一位披红袍的女子击鼓,下方写着“她带我们回家”;

加拿大因纽特部落的萨满梦见一条贯穿天地的鼓绳,一端系在昆仑山顶,另一端落入新生婴儿的摇篮。

这些现象未被主流媒体报道,却被“记忆学校”的学生们悄悄记录下来,编入新的教材章节。

而在日内瓦总部,原本负责监管“共感风险”的官员们纷纷递交辞呈。他们在离职信中写道:“我们曾以为秩序来自遗忘,如今才懂,文明真正的根基,是敢于记住的能力。”

最后一份文件签署完毕时,办公室灯光忽明忽暗。监控画面闪过一帧异常影像:所有屏幕同时显示一行字??

**“谢谢你们,选择了爱。”**

随后一切恢复正常。

没人知道是谁留下的信息。

也没人追问。

因为在这个冬天结束之前,第一朵人工培育的蓝花已在七个国家的土地上破土而出。它们不开则已,一开便是幽蓝如星辉,花瓣舒展之际,空气中总会响起一段若有若无的童谣。

人们开始自发组织“守夜会”,每逢月圆之夜便聚于祖坟或老屋前,点燃艾火,击鼓而歌。歌词各不相同,主题却惊人一致:讲述那些被时代洪流冲走的小人物,找回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细碎温情。

念霜行走于山野之间,足迹遍布荒村废镇。她不再自称傩师,也不称传承人。每当有人问她身份,她只答一句:

“我是送信的。”

信的内容从未明说,但每个听过她鼓声的人都懂??那是一封写给人类自身的家书:

>亲爱的我们:

>

>不要怕黑,不要怕忘。

>只要还有人在唱,

>死去的名字就会醒来,

>牵着手,回到光里。

>

>??来自未来的你们

𝙱  𝚀  G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