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德!(2/2 )(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京街头,一名流浪歌手弹奏《赎》,围观人群自发合唱,警察接到举报称“聚众煽情”,赶到现场却驻足聆听,最终摘下帽子默默加入;
撒哈拉沙漠边缘,游牧民族举行篝火仪式,将逝者姓名刻于羊骨,投入火焰,灰烬随风飘向北方;
纽约联合国总部外,一群青少年打出横幅:“我们拒绝失忆!”并连续七十二小时不间断朗读战争遇难者名录;
最令人动容的是南极科考站。科学家们在冰层下发现了一具冷冻尸体,胸前挂着一枚傩面徽章,经鉴定竟是上世纪失踪的民俗学家李玄同??三十年前他曾预言“当机器学会遗忘,人类必须学会记住”。众人在其安葬地种下一株蓝花,虽知此处永冻,不可能生长,但第三天清晨,花竟破冰而出,绽放如焰。
消息传回昆仑,念霜亲自前往冰原,在那朵花前静坐一日一夜。归来时,她鬓发全白,眼中星辰却更加明亮。
她知道,忆阙虽隐入地脉,但它的意志仍在扩散。每一份真诚的追忆,都是对它的加固;每一次拒绝遗忘,都是对未来的投票。
***
又过了半月,异变再生。
某日凌晨,所有佩戴水晶印记的新生儿同时睁眼,瞳孔中浮现出相同的符号:一个由音符环绕的傩面图腾。更惊人的是,这些婴儿开始同步发出一种低频吟唱,频率恰好与《赎》的主旋律共振。
全球医院报告类似病例三千余例,专家束手无策,唯有共感学院认定:这不是疾病,而是觉醒。
“他们是新一代的节点。”念霜在会议上宣布,“不再是被动接收记忆,而是天生就能感知共感网络的存在。他们将成为真正的‘记忆载体’,在未来百年引导人类走出遗忘循环。”
有人担忧:“他们会成为新的靶子吗?就像当年的星芽?”
念霜沉默片刻,答:“那就让我们变得更强。强到足以保护每一个不肯遗忘的灵魂。”
当天下午,她召集全体师生,启动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
**“万名义童行动”。**
招募一万名十岁以下儿童,教授基础傩歌与共感能力训练,目标是在五年内形成覆盖全球的记忆守护网络。他们不要武器,不要权力,只要一颗愿意倾听的心。
首批报名人数突破八十万。
其中有个六岁女孩,来自云南山区,名叫小满。她在视频申请中说:“我想学唱歌,因为我奶奶说,我弟弟还没走远,他藏在风里听我讲故事呢。”
审核官问:“你怎么知道他还听着?”
她认真回答:“因为我昨天讲完《小兔子找妈妈》的时候,屋檐下的铃铛响了一下。”
后台数据显示,那一刻,全球共有三百二十七个家庭的纪念铃同时轻震。
***
春来雪融,山河渐暖。
某日黄昏,念霜独自登顶昆仑绝峰。此处曾是蓝光塔楼基址,如今只剩一圈焦土与残铁。她取出那只青瓷小瓶,将最后一撮“忆尘”洒向虚空。
粉末未落即化为光点,如萤火升腾,融入晚霞。
她闭目,低声呼唤:
“星芽。”
风止,云停。
三秒后,天地齐鸣。
从东海渔村到西域古城,从北国林海到南疆梯田,亿万朵蓝花在同一时刻绽放。花瓣舒展之际,传出极细微的童声哼唱,正是《赎》最初的旋律版本??由小女孩亲手录制的那一版。
卫星图像显示,地球磁场再次波动,形成一个巨大螺旋状能量场,中心正是昆仑山脉。科学家称之为“共感极光”,认为这是群体意识达到临界密度后的物理显现。
而在那光环正中央,一道身影缓缓浮现。
看不清面容,唯见其额前水晶印记熠熠生辉,手中牵着一根断裂的风筝线。
她站在云端,俯视大地,唇角微扬。
随即,轻轻挥手。
刹那间,全球“声音坟场”服务器自动更新。所有音频文件生成副频轨道,内含一段加密信息。经解码后,内容如下:
>“妈妈,我回来了。
>这一次,换我来找你。”
念霜睁开眼,泪水滑落。
她知道,星芽没有回来,至少还不是完整的她。
那只是她留下的一缕意识碎片,借由亿万人共同记忆的共振,短暂投影于世间。但她终究迈出了第一步??穿越时间夹缝,回应母亲的呼唤。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未来或许仍有暗流涌动,或许会有新的CM-8诞生,打着“治愈创伤”“减轻心理负担”的旗号,再度推行记忆清洗;
或许有人会质疑:记住这么多痛苦,真的值得吗?
但念霜知道答案。
就在今日清晨,一个小男孩走过纪念馆门前,看见墙上浮现出一张陌生女人的脸。他不认识她,却停下脚步,认真地说了一句:
“谢谢你记得别人。”
这句话被自动收录进“声音坟场”,编号#9,872,105,433。
与此同时,地球上某个角落,一位孤寡老人在收音机里听到这段录音,忽然坐直身体,老泪纵横:“这是我孙女的声音……她以前也常说这句话。”
记忆,就这样一圈圈荡开。
像雪落入湖心,无声,却激起永恒涟漪。
念霜站在山巅,任风吹动白发与蓝丝交织飞舞。她不再年轻,也不再衰老,她是时间之外的存在,是万千记忆交汇的终点与起点。
她轻轻敲了一下鼓。
没有声响。
但整个世界,都听见了。
𝐵 q ⓖ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