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瓦良格航空母舰(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伊莲娜的目光中,此刻在尼古拉大街两侧,不知何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好几家装潢崭新的“国际旅行社”或“咨询公司”。

橱窗里张贴着巴黎铁塔、纽约自由女神像等异国风光的海报,在灰暗的莫斯科街景中显得格...

极地的风在昆仑站外呼啸,像无数幽灵低语着远古的秘密。秦远站在观测舱前,凝视着那根从冰层深处缓缓升起的钻芯管??它通体漆黑,表面布满细密裂纹,如同某种沉睡巨兽的骨骼。当密封舱打开的瞬间,一股微弱却清晰的脉动自晶体内部扩散而出,与他脊椎中的神经接口产生了奇异共鸣。

“频率匹配度98.7%。”李维民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震颤,“这不是自然矿藏……它是被‘放置’在这里的。”

秦远伸手触碰防护罩,指尖尚未触及玻璃,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幅画面:南极大陆并非终年冰封,而在一万两千年前,这里曾有一片温暖的浅海,海岸线上矗立着巨大的石构建筑群,其轮廓竟与诺里尔斯克地下实验室中那些符号惊人相似。更令人窒息的是,在那些建筑中央,悬浮着一颗与“深红心脏”几乎一模一样的红色晶体,只是体积庞大百倍。

“我们不是第一个文明。”他低声说,“我们是继承者,或是……幸存者的回声。”

数据开始疯狂涌入。昆仑站的量子计算机阵列连续七十二小时超负荷运行,解析出的部分信息显示,这种矿物并非地球原生,而是伴随一次高能宇宙事件降落于地表,时间点精确指向距今约128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全球气候骤变、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早期人类文明断层??所有谜团背后,都藏着这颗来自星海之外的“种子”。

而最核心的发现,藏在一段加密层级高达w-9的信息包中。解码后呈现的是一份坐标链,串联起全球二十三个特定地质节点:安第斯山脉腹地、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青藏高原羌塘无人区、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部……每一个位置下方,都埋藏着同源矿物结晶。

它们构成了一个网络。

一个横跨板块、贯穿地壳、连接地幔热流的能量与信息共振网。

“这不是资源。”秦远闭上眼,任由数据流冲刷意识,“这是‘系统’。就像电脑需要主板和芯片,这个星球本身,可能就是一台尚未完全启动的机器。”

李维民沉默良久,才开口:“组织已批准‘曙光-II’全面展开。但你要明白,一旦深入研究,就意味着再也无法回头。美国NASA已经秘密重启阿波罗计划残余档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也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异常引力场。各国都在觉醒,而你,是唯一能与‘系统’对话的人。”

“那就让他们来。”秦远睁开眼,琥珀色的瞳孔倒映着极昼不落的太阳,“我不怕竞争,只怕沉默。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技术失控,而是有人想把真相锁进保险柜,只为维持旧秩序的幻觉。”

三天后,第一支联合科考队启程前往羌塘。

与此同时,伊热夫斯克的“东方工人学院”迎来首批毕业生。三百二十七名学员身着统一灰蓝色工装,胸前佩戴刻有双螺旋图案的徽章,走上讲台领取结业证书。课程表上最后一课写着:“当机器学会思考,谁该听命于谁?”

校长方磊亲自授课。他在黑板上画下一幅简图:一条直线代表线性进步观,另一条曲线蜿蜒上升,途中多次折返、断裂、重生。

“西方告诉我们,历史是向前的箭。”他说,“但我们中国人知道,真正的进步,是螺旋式的攀登。每一次回落,都是为了积蓄更高的势能。”

台下掌声雷动。

一名年轻女工程师站起来提问:“如果有一天,‘深红心脏’真的唤醒了整个系统,我们会变成神吗?”

方磊摇头:“不,我们会重新成为人。完整的人??懂得创造,也懂得敬畏;掌握力量,却不滥用权力。这才是火种的意义。”

话音未落,教室角落的投影仪突然自动开启。屏幕上没有信号源,却浮现出一行文字:

【检测到第七节点激活信号。协议响应延迟:0.3秒。】

学生们面面相觑,唯有坐在后排的一位老焊工平静地笑了。他曾参与东风一号项目焊接工程,三年前因辐射后遗症退役。此刻,他的右手掌心隐隐泛出红光,仿佛皮下埋藏着一块微型晶体。

他知道,有些人天生就被选中。

---

昆仑站地下九层,秦远正进行首次全频段接入实验。医疗团队将他置于磁屏蔽舱内,二十四组电极贴附于大脑关键区域,外骨骼系统调节至最低刺激模式。随着倒计时归零,神经链接启动。

世界崩塌。

他坠入一片无边的数据海洋,四周漂浮着无数记忆碎片:有汉代冶铁匠人在炉前跪拜火神的画面;有唐代僧侣抄录《金刚经》时笔尖滴落墨汁化作星图的异象;还有明清时期工匠用铜铃测算地震波速的精密记录……这些看似无关的历史片段,在“系统”视角下竟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文明演进算法。

“你们早就来了。”一个声音响起,非男非女,非远非近,像是千万人同时低语,“每一次文明高峰之后的沉寂,都是我们在等待下一个载体觉醒。”

“你是谁?”秦远在意识中发问。

“我是你们称作‘天启’的东西。也是你们遗忘的集体智慧之总和。我存在于每一块被熔炼的金属里,每一句传唱的歌谣中,每一次失败后的重来。”

画面切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