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个曾允许他行动、默许他破坏“灯塔”的老人,为何突然出现在敌人的核心圈?
难道……他原本就是棋手?
不。赵卫红摇头。如果林振东真是傀儡,就不会让他看到那份心理评估报告,更不会说出“我也想看看你能否打破牢笼”这样的话。
唯一的解释是:林振东正在深入虎穴。
他回拨电话:“帮我联系瑞士华人社区的一位医生,姓陈,曾在苏黎世大学任教。十年前,他曾救治过一名自称‘被洗脑的东德特工’的病人,后来因此被吊销执照。”
“你怀疑林振东会被控制?”
“不是怀疑。”赵卫红望着远方雪山,“他是最后一个还能说‘不’的将军。他们不会杀他,但一定会改造他。”
十日后,赵卫红抵达拉萨。经由藏区地下联络网协助,他取得一本假护照,化名“张远”,登上飞往迪拜的航班,再转机至苏黎世。
瑞士冬季清冷宁静,阿尔卑斯山脉覆盖皑皑白雪。诺瓦研究院坐落于湖畔小镇,外观如现代艺术馆,四周林木环绕,戒备森严。公开资料显示,这里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人类认知协同进化研究”,接待各国军事代表团交流访问。
赵卫红潜伏在镇外一座废弃教堂钟楼,用高倍望远镜监视进出人员。第三天下午,一辆黑色商务车驶入园区。车门打开,林振东走下车,身穿深灰呢子大衣,步伐稳健,神情平静。
但他左手无名指微微抽搐??那是长期服用神经抑制剂的典型症状。
赵卫红记录下时间、路线、随行人员配置,并通过加密频道传回国内。同时,他联络上那位陈医生。对方起初拒绝见面,直到听到“斯塔西思想稳定部”“EliasKunz”等关键词,才答应在深夜咖啡馆碰头。
“你说的没错。”陈医生压低声音,“诺瓦表面中立,实则延续冷战思维。他们有一套‘人格覆盖技术’,通过深度催眠+高频脑波共振+情感剥离训练,将个体原有意识压制至潜意识层,再植入一套‘理想人格模板’。整个过程称为‘灵魂移植’。”
“成功率多少?”
“对普通人约六成。但对于意志极强者,比如林振东这样的老兵,他们需要三个月以上持续干预,且必须配合自愿配合的心理暗示。”
“也就是说,只要他不屈服,他们就无法真正控制他?”
“理论上是。但代价是精神崩溃风险极高。很多人最后变成植物人,或者彻底分裂。”
赵卫红握紧拳头。
他必须救出林振东,哪怕只有一次对话的机会。
行动计划迅速制定:利用研究院每周一次的家属探视日,伪装成林振东侄子混入。陈医生提供一份真实病历副本作为身份掩护,并告知内部通风管道布局。
行动当晚,大雪纷飞。赵卫红翻越围墙,沿排水管攀爬至二楼走廊。红外监控已被老吴远程干扰,安保系统显示正常画面循环。
他找到林振东的房间,推门而入。
床上无人。
桌上放着一杯未喝完的茶,旁边是一本翻开的《孙子兵法》,书页夹着一张便签,字迹熟悉:
>“若你看到这张纸,说明你比我想象的更快。
>不要找我。我已经进入‘深层适应阶段’,每句话都可能被监听。
>但他们不知道,我每天默背一遍入伍誓词,在心里划下一道红线。
>数据库可以删除,系统可以重建,但只要还有人记得什么是真正的忠诚,
>这场战争就没有输。
>去找1976年的档案。钥匙在‘断裂的枪管’之下。
>??L.Z.D.”
赵卫红怔住。
林振东在用自己的方式抵抗。他主动进入程序,是为了获取核心证据。
他迅速搜索房间,在床底暗格发现一枚微型存储卡,藏在铜徽章复制品内部。插入读卡器,弹出数百份加密文件,其中包括“启明星工程”全球分支地图、梁鸿远藏身地(柬埔寨金边)、以及一段录音??
录音中,梁鸿远与诺瓦首席科学家对话,直言:“中国军队太过庞大,难以完全掌控。我们需要制造一场‘可控危机’,比如边境摩擦,引发内部清洗,趁机替换关键岗位。届时,新一代‘自律型指挥官’将自然上位。”
赵卫红全身冰冷。
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他们打算用战争推动变革,用流血完成洗牌。
他销毁存储卡痕迹,撤离前在墙上留下摩尔斯电码刻痕:**“伞仍在传递”**。
三天后,他带着情报返回国内,在云南边境秘密入境。迎接他的是两名军委特派专员,出示绝密授权令,宣布成立“黎明行动组”,由赵卫红担任顾问,统筹反渗透调查。
但他清楚,真正的敌人从未暴露全貌。梁鸿远仍在海外活动,诺瓦研究院继续输出“认知重塑”技术,而国内某些高层仍在推动“智能化人事管理改革”。
某夜,他独自来到北京八宝山烈士陵园,站在徐文彬墓前,放下一朵白菊。
碑文简单:
**“忠诚于信仰,而非权力。”**
他轻声说:“对不起,我是纠察。但我还没结束。”
手机再次震动。
未知号码发来一张照片:一间昏暗房间,墙上投影着“灯塔2.0”架构图,角落写着一行小字??**“基于量子计算的全维行为预判系统”**。
附言:
>“他们在建造新的神庙。你敢再来一次吗?”
赵卫红删掉照片,抬头望向夜空。
北斗七星熠熠生辉。
他回复:
>“只要还有人在风雨中递出伞,我就不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