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迟来的礼物(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婉烟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贺阳的办公室门口。

贺阳的助理主动上前,“沈小姐,您来了,请进。”

沈婉烟微微一笑,然而,当助理帮她推开总裁办公室的门时,她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只见贺阳的办公椅上,坐着的不是贺阳,而是余思月。

见她进来,余思月挑眉一笑,“沈小姐,好久不见。”

沈婉烟的脸色微变,打量着办公室里,根本没有贺阳的身影,她强装镇定道,“不好意思,我找贺阳。”

“他去开会了。”余思月优雅地站起身,......

暴雨过后的第七个黎明,云崖小学的废墟上蒸腾起一层薄雾,像是大地在缓缓吐纳着昨夜的记忆。阳光斜切而下,将残垣断壁拉出长长的影子,如同时间伸出的手指,一寸寸描摹过往的伤痕。

苏晚站在老教室外,手中捧着那本《父亲日记》,指尖轻轻抚过封面上磨损的笔迹。她没有急着离开。这里的一切都还带着顾砚之的气息??一块歪斜的课桌腿是他当年亲手钉正的;墙角那道裂痕,是知远五岁时不小心用铁锹砸出来的;黑板上方残留的粉笔字迹虽已模糊,却仍能辨认出“自由”二字的轮廓。

她走进教室,把日记本放在讲台上,像是一种归还。

忽然,地面传来轻微震动。不是地震,也不是车辆驶近,而是一种低频共振,仿佛从地心深处传来的脉搏。渡鸦从门外冲进来,脸色凝重:“信号又出现了!不是来自卫星,也不是‘苏格拉底网络’的常规节点……这次是从地下。”

“地下?”苏晚皱眉。

“对。”渡鸦调出手环投影,一幅三维地质图浮现眼前,“我们在学校下方八百米处探测到一个封闭空间,结构精密,能量读数异常稳定。最奇怪的是……它的建筑语言和‘母巢’核心舱完全一致,但建造时间至少早了三十年。”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

早在十年前,顾砚之就曾提过一句模糊的话:“真正的实验,从来不在我们看见的地方开始。”

她蹲下身,手指触碰冰冷的水泥地。这所小学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原为边疆支教点,后来荒废多年,直到他们重建为避难所。可如果……它原本就是某个更大计划的一环呢?

“准备钻探设备。”她站起身,声音冷静如冰,“我要下去。”

“太危险了!”渡鸦拦住她,“万一那是‘净思局’遗留的陷阱?或者更糟??是‘母体’未被清除的残余意识?”

“如果是陷阱,它等了五十年才启动。”苏晚望着窗外渐亮的天光,“而如果是他留下的东西……我不能让它继续沉默。”

三小时后,一支小型勘探队在操场中央架起了静音钻机。随着岩层被逐层穿透,空气中开始弥漫一股奇特的金属味,像是锈蚀的铜与烧焦的神经纤维混合而成。当钻头触及目标深度时,机械臂送回一段影像??

一道圆形合金门嵌在岩壁中,表面刻满符号:有汉字、数学公式、DNA螺旋图谱,还有无数孩子手写的“为什么”。中央则是一枚生物识别锁,形状竟与顾砚之常用的私人密钥卡完全吻合。

苏晚取出随身携带的卡片。这是他在婚礼那天交给她的,说:“有一天你会明白它的用途。”十年来,她从未找到匹配的插槽。

此刻,她将卡轻轻插入。

咔哒。

一声轻响,仿佛跨越时空的钥匙终于找到了锁孔。

合金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阶梯。墙壁泛着幽蓝微光,每隔几步便镶嵌一块记忆晶体,每一颗都闪烁着不同画面:一个男人在雪地中奔跑、一群少年围坐在火堆旁争论哲学、一位母亲抱着婴儿低声哼唱童谣……

“这是……记忆回廊。”渡鸦喃喃道,“顾砚之把自己的人生片段编码成了导航系统。”

苏晚一步步走下阶梯,心跳随脚步加快。尽头是一间圆形大厅,中央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的黑色立方体,周围环绕十二根光柱,构成类似星轨的运行轨迹。

她走近,立方体突然激活,投射出全息影像??

是顾砚之。

但他看起来比记忆中年轻许多,穿着早期“塑形计划”的研究员制服,眼神清澈却藏着疲惫。

【日志编号:w-001】

【记录者:顾砚之】

【日期:2035年1月1日】

“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回声协议’已成功触发,而我也早已消失在数据洪流之中。我不确定你是否还记得那个问题??我们究竟是在拯救人类,还是在重新定义人性?”

影像中的他停顿片刻,望向镜头,仿佛直视苏晚的眼睛。

“我知道你来了。因为你总是这样,在风暴中心寻找答案。但现在,请先听我说完这个故事。”

“四十年前,‘净思局’并非凭空诞生。它的前身是一个名为‘启明会’的学术联盟,初衷是为了应对全球认知危机??信息爆炸导致人类集体注意力崩溃,真理被情绪淹没,理性沦为装饰品。他们想建立一套‘终极教育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快速获得正确答案。”

“但他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把‘解决问题’当成目的,却忘了‘提出问题’才是起点。”

“我的父亲,苏振国,是首批加入的研究员之一。他发现了‘脑波共鸣技术’的潜力,认为它可以唤醒沉睡的认知潜能。可当他意识到这项技术正被用于压制异见、消除质疑时,他选择了背叛组织。”

“于是,他把我送进了普通家庭,抹去身份,隐姓埋名。而他自己,则以死亡为代价,销毁了第一代控制程序的核心代码。”

苏晚呼吸一滞。

她从未听过这些。父亲留给她的只有零碎片段,从不曾提及自己曾是科学家,更别说参与过如此庞大的计划。

影像继续播放。

“但我终究还是被找到了。十二岁那年,他们带我回去,告诉我:你是继承者,不是逃兵。他们在我的大脑植入初代‘思维校准器’,试图让我成为完美的执行者。可就在接入系统的瞬间,我听见了一个声音??不是指令,不是命令,而是一个孩子的提问:‘你们为什么要骗我们?’”

“那一刻,校准器失效了。因为它无法处理‘怀疑’这种变量。”

“从此,我开始伪装顺从,暗中收集证据。我认识了林墨谦,那时他还相信秩序能带来和平;我遇见了知远的母亲,她在临终前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别让孩子忘记哭的权利。’”

“然后,我遇见了你,苏晚。”

影像微微颤动,顾砚之的笑容浮现。

“你不是实验体,也不是研究员。你只是一个坚持写日记的女孩,记录下每一个你觉得‘不对劲’的瞬间。你说:‘我觉得天空的颜色变了。’我说:‘也许是我们的眼睛还没适应真相。’”

“你教会我,爱不是计算结果,而是明知可能失败仍愿意并肩前行。所以当我决定摧毁‘母巢’时,我留下了一道后门??不是为了复活自己,而是为了让所有被抹除的声音,有机会再次响起。”

影像渐渐淡去,最后化作一行字:

**“去找‘源语石’。它是最初的答案,也是最终的问题。”**

大厅陷入寂静。

“源语石?”渡鸦翻查资料,“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这个词。”

苏晚却猛然想起什么。她打开背包,取出那张泛黄的合影。五个人挤在教室门口,笑容灿烂。而在照片背面,有一行极小的字迹,过去一直以为是签名,如今细看才发现是一句话:

**“当所有语言失效时,石头会说话。”**

她闭上眼,回忆如潮水涌来。

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山里采风。有一次,他在一块灰白色岩石前驻足良久,说:“这叫‘会唱歌的石头’,古人把它当作通灵之物。现代科学解释是内部晶体结构特殊,能共振传递低频声波。但我觉得……它更像是在等待某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